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凌国华:“井下蜗居”不该是城市流浪者的宿命

2013年12月08日08:56|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丽都公园北边,一处绿化带内分布的废弃地下管道成为了一些外地来京人员的住所。67岁的老人全友芝(音)称,住在地下管道已近20年,每天靠捡瓶子维持生活。这期间,还有其他人也将地下管道寻做住处,最多的时候曾有10人住在此地。“被封了,我就再找其他地方住。”全友芝老人说,她自己的规划就是,凑够钱,给自己盖个小房子。(12月6日《北京青年报》)

住在不足3平米的废气热力井内,60多岁的拾荒老人,每天捡瓶子卖钱维持生活。这个“井下蜗居”人群一被媒体报道,就引起社会震惊。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本应该在家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风烛残年的他们,不得不远离故乡,在冠盖轩冕如云的京华盛世中,蜗居在废弃的热力井底,延续着令人心惊的生活。

相比花甲老人蜗居井底这种令人忧伤的生存际遇,之前名噪一时的“蜗居”“蚁族”等群体的逼仄境遇算得上天堂了。媒体采访的一位老妇人,在井底蜗居已经20年,每天就是出去捡拾瓶子卖钱糊口。一个瓶子8分钱,每天捡瓶子能卖十来块钱,一个月挣三四百,除去吃饭花销,还能攒200左右。毫无疑问,拾荒、流浪者是一个绝对的弱势群体。他们居所定所、衣食无着,每天都要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巨大的生存压力,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拦路虎。这些拾荒、流浪者,以外来人员居多,他们自然无法得到当地社会保障政策的笼罩。饥一顿饱一顿的物质匮乏或许他们能够忍受,如果生病,他们却该如何面对?在衣食尚忧的困窘下,他们自然只有忍受病痛的煎熬。

这些拾荒、流浪者,是城镇化飞速进展下乡村日渐凋零的见证者。城市拾荒流浪生涯虽然很艰苦,在他们眼中,比乡村生活好多了。“家里太穷,到北京捡瓶子一年还能赚几百块钱。”一位蜗居井底的拾荒老妇人介绍,大儿子打光棍,小儿子有俩儿子。孙子无钱上学,还是自己将卖瓶子的900块钱给孙子上学。在这样的窘境煎熬下,蜗居井底、捡瓶子卖钱、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实在算不上什么了。据报道,老人的心愿是“存够钱盖个小房子”,正如一首歌所道,“我想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挡风遮雨的地方,不必太大”,对于蜗居井下的流浪者而言,“一个小小的家”同样是一个殷切而艰巨的梦。

蜗居井下的危险可想而知。热力井内高热高湿,不小心碰到阀门可能会致使管道泄漏导致烫伤,井下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同时,那么大年纪每天要上井下井攀爬,也容易引发事故。或许考虑到这一点,城管曾封过井盖,近期公共部门又准备在井盖上安装铁质防护罩。这些举措虽然着眼于安全考量,但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围堵、驱赶策略,未免有些粗暴、冷血。

因此,对城市和乡村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位。作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城乡二元结构需要尽快尽早破除。农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应该尽快从纸上落到地上。城市需要加大对乡村“反哺”的力度和效率,且须从思想上摒弃“恩赐”思维,城市对乡村的支持,应该是雏鸦反哺式的报恩。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城市和乡村缺一不可。作为城市发展的资源储备库和后备基地,乡村支撑起了城市大厦发展的基石。没有乡村的城市发展会沦为“软脚虾”,缺乏乡村温润的城市只能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综合体。面对那些蜗居井下的流浪人员,城市应该表现出应有的气度和涵养,给他们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窝”,让他们可以在乡村与城市的夹缝中生存。回不去的乡村,融不进的城市,不应该是他们的宿命。(凌国华)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蜗居,流浪者,宿命,井底,拾荒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