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新华网评:“适时”改革须有具体“时间表”

2013年12月12日08:35|来源:新华网|字号:

  12月11日浏览新闻,见两项公众颇为关心的改革,其新闻标题都不约而同提到“适时”两个字的关键词——一则是,人社部将适时出台措施解决养老金“双轨制”;一则是,中纪委将适时专项清理干部住房用车,超配一律清退。至于“适时”到底是何时?文中皆语焉不详。

  但公众真正关心的,恰恰是推出的具体“时间表”,而不是时机成熟、条件完备的“适时”。因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适时”极有可能变成“没准儿”的事,貌似很近,实则遥远,甚至如同“画饼”。

  过去,因为利益集团阻碍,一些利好的改革屡屡受挫、踯躅不前,动辄几年甚至十几年毫无进展。比如,官员财产公示,1994年就正式将财产申报法列入立法规划,但至今未能真正“破土”;养老“并轨”喊了多年,在有些城市试点5年,至今没挪半步;公车改革,年年喊声如雷,但“摸石头”20年依然未能“过河”……

  改革也是讲时机的。有专家推断,“留给中国经济转型与改革的时间窗口不会永远打开,改革的时间已经十分紧迫”。养老“双轨制”的长期存在易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双轨制”问题必须提上改革日程;“三公腐败”更是屡遭社会诟病。像这些改革,现在不改,更待何时?

  “适时”这样的弹性表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多少有些底气不足,也让人们将信将疑。虽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应该有清晰的改革路径,明确的时间表,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用多长时间完成什么目标,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公之于众,断不可糊弄百姓,让百姓“望穿秋水”,撕裂干群关系,损失公权力。

  须知,为改革设计具体的“时间表”,是一种“双赢”:对百姓,能看到改革的希望;对执政者,则是直接推动改革的压力和动力。

(责编:张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双轨制,改革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