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新华网评:调侃防霾,不如把握科普良机

2013年12月12日09:49|来源:新华网|字号:

  近日,多地遭遇“重霾”,有网友自制多种防“霾”神器,为严肃话题增添了几许欢乐气息。但是,在环境问题受广泛关注的今天却如此娱乐,在民众健康焦虑不断升级的当口却嬉笑怒骂,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合时宜。

  “十面霾伏”的视觉观感本就令人不安,“自强不吸”的呼吸之痛也正不断刺痛着公众的神经。在雾霾天里传播的新闻,本应该像其他信息一样以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为根本目的。然而环顾四周的网络舆论场,却发现本应严肃发布的信息都被淹没在谣言与所谓的“幽默”之中:有网友自制过滤嘴鼻塞并声称其可防“霾”,有媒体甚至开始列举雾霾给中国人带来的更平等、更团结等五大好处……在“娱乐至死”的背后,潜藏了公众更多的恐惧与不安。

  事实上与民众高涨的环保热情相比,我国公众的环保素养则明显掉队。雾霾天里网上“叫骂”的多,在公园里、广场上继续盲目晨练的大爷大妈也不少。有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逾8%,科学素养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分析大众媒介功能时曾指出,媒体有传播知识、价值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功能。在民众健康素养还很低的前提下仍以调侃、娱乐化的方式解读雾霾,这显然违背了大众媒体的基本准则,如果填不平环保素养这块“洼地”,那么科学防控雾霾、降低伤害便很难被真正提上日程。

  防霾需要公众秉持科学、审慎且明辨是非的态度,更需要大众媒体恪守职业操守,提供严肃、准确且稳定的信息流。多一些科学求证,少一些聒噪吹风;多一点指点建议,少一些急功近利。这并不是一个适合调侃的好话题,但确有理由成为一个全民科普的好时机。(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编:张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