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3日09:29|来源:南方都市报|字号:
摘要:针对征收社会抚养费产生的悲剧性结局,也不可能将所有问题归结为该部分资金返还基层计生部门的政策所致,否则,我们也将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 |
尽管全国范围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状况已经陆续在24个省份得到公开,但有关该项费用征收之后的用途流向,却依旧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日前,针对这一颇为敏感的问题,广州市计生局敢为天下先,给予了明确答复:落入区县财政的口袋了。据南都的报道,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该区2012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总额超过1亿元,这笔钱中的大部分都被返还给了计生部门。
在全民追问“社会抚养费去哪了”之时,广州市计生局能够直面公众疑虑,给出相对明确的答案,非常值得称道。不过,抛开公开释疑的社会效应不谈,仅仅就数据可靠性而言,此前计生系统的官员已经有过有意无意的流露。按照一位重庆某计生官员在一篇论文中透露的数字,社会抚养费在征缴完成后,80%的部分都会返还给计生部门。广州市白云区具体的返还比例我们并不清楚,但80%这样的比例很可能符合主流的情形。因为另一项媒体曾经报道过的数据显示,在山东,县一级财政机构就能拿到所有资金的85%,余下的部分则归省市财政所有。所以,社会抚养费大部分返还计生部门并非虚言,而此次广州市计生局的表态则使得这一基本事实更加明晰。
社会抚养费究竟该如何处置?依照《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社会抚养费和滞纳金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和私分。而参照其他各省规定,也都与广东的情况类似。换言之,社会抚养费的收与支应当保持两条线,基层计生部门没有权限截留。但基层不能截留,却并不意味着基层不能获得这部分资金。事实上,从返还的比例来看,计生部门的“努力”得到了上级实质性的肯定和回报。
而从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本意来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所谓调节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说法绝对充满讽刺,而补偿政府社会事业公共投入一说,也似乎仅仅是增加了计生部门的行政经费,与普通民众的公共利益难有丝毫瓜葛。
社会抚养费的大部分返还,也许唯一良性的效益仅在于减轻基层计生部门的财政支出负担。但由于在客观上形成了征收-返还的激励模式,该返还模式所催生出来的恶性社会效应,将不可避免地占据政策评价的主导面。现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力体系承载着国家汲取能力下移的重要职能,诸如税费的征收几乎构成了最重要的国家能力。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汲取、渗透等等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在此背景下,一旦基层的征收动力被激发,违规或者处在违规边缘的普通民众将遭遇层层加码式的处罚。
就在近期,河北农民艾广栋因超生被罚款,重压之下悲剧性地选择了服毒自杀。这一典型案例准确无误地折射出了现行社会抚养费收支模式所面临的困境,即上层赋予基层足够多的激励将带来底层民众悲剧性的下场。而类似悲剧的不断累积,最终汇聚而成的则是对现行社会抚养费征收支出模式的声讨和不信任。
当然,针对征收社会抚养费产生的悲剧性结局,也不可能将所有问题归结为该部分资金返还基层计生部门的政策所致,否则,我们也将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要终结类似悲剧的发生,全体公众所要追问的应该是更为整体性的一个政策改革。不过不管如何,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出发,与财政收支直接相关的一部分,理当避免大部分返还现象的存在。
正如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所担忧的,“一旦形成返还的惯例,社会抚养费很可能变质成部门的创收方式”。就目前来看,由于调研的缺乏,我们不敢贸然做出地方部门以此创收的判断,但就个案的发展理路来看,类似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这也提醒政府和全体公众,剥离社会抚养费返还模式,同时促成社会抚养费收支的详细公开,必须尽快落实。
(责编:牛宁)
返还 社会抚养费征收 激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