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3日13:37|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央视《焦点访谈》2013年12月11日播出《这税收得真奇怪》,曝光河北河间黎民居乡政府在让个体户补缴税款时,在原有1万2税款上多加了5000,当问为什么时,他说“税收任务重,加了5000,你有意见么?”个体户没有交这笔款,第二天就从1万2变成了6万,而第三天就直接要贴封条封他的小作坊。(12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
税务部门坐地涨价,甚至还可以讨价还价,税收俨然没一点严肃性了,税法和税收政策成了儿戏。税收征管工作出现的这一奇怪现象,看似不可思议、荒诞不经,实则并不足怪,只要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生态和法治生态得不到彻底改良,类似的现象就不会绝迹。
“加了5000,你有意见么?”如此不容置辩的口气,分明就是权大于法的傲慢和蛮横,在这里,依法征税成了依权征税,交多交少不再完全依照税法规定,而是由有权部门和官员说了算,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所谓的“综合治税”,权力绑架面前,只要想继续做生意,就不能违背权力的意志。
转眼又到岁末,突击征缴税收,出于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征税任务指标的目的相当明显,而且恐怕远非河间一地才有这样的现象。按说,只要完全、严格依法政策、法律的规定来,该缴多少就缴多少,做到应收尽收,根本就无需下达所谓的目标、任务,也不必搞季度、半年或者年度的突击征缴。更重要的是,从如实申报、征缴的理论角度来看,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经营和经济的景气状况而升降,而不是一个指标能够决定的。在各行各业沿袭多年定指标、下任务、搞突击的思维惯性和制度惯例下,随意加码、坐地涨价的怪象也就在所难免。
正如个体户们所反映,小规模的家庭作坊,有订单开始干活,没订单就停业休息。因为收入不稳定,以往都是让个体户按月定额纳税,一旦长时间没有订单,只要在国税局申请报停就不用缴费。然而,一旦任务来了,上级下达的指标难以完成了,或者有关部门有了创收的冲动,原本合理、合法、合情的规矩便靠边站了。河间政府部门坐地涨价、跟纳税人讨价还价的乱象,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检视的标本,警示我们税治的制度和法治生态亟待改良。(范子军)
(责编:张婷)
生态,征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