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袁伊文:公开激辩“自带酒水”是件好事

2013年12月14日02:39|来源:新京报|字号:

各种利益主体公平博弈、公开博弈,这才是处理利益纷争的有效机制。

中国烹饪协会前日发表公开信,请求国家工商总局对北京市工商局发布餐饮行业6种不公平格式条款的行为予以制止并公开道歉。1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言人表示:规范监管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

行业协会直接叫板工商部门,堪称罕见。其实,问题并非黑即白。

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不得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但是,哪些店方声明、格式合同算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仍需仔细厘定,在保护企业经营权与保护消费者权利之间有一条“细细的红线”。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利益标准多元,难有唯一标准答案。各方在公共舆论空间里公开博弈,摆出立场、拿出证据,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解决问题途径。

首先,虽然作为消费者,我们天然地希望合同更倾向于自己,但是店家的自主经营权同样需要得到尊重。比如,“包间最低消费”固然限制了消费者的部分选择权,但饭店的包间本身就是有边际固定成本的,一定情况下还是稀缺资源,如果消费者用极小的消费占着包间,这对于饭店也未必公平。

所以,之前法院对于“禁带酒水”等店堂规定的多起判决,针对具体案情各有侧重:有的倾向于保护契约自治,希望消费者用脚投票;有的侧重于强调店家未事先告知,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大而言之,近年来最高法对于《合同法》的司法解释,也倾向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尊重契约,不轻易认定合同因为违法而无效——将合同因“违法”无效,限定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又进一步限定为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不包括“管理性规定”。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商家明显处于信息、经济的绝对强势,消费者处于明显弱势。在这种情况下,契约自由不等于契约正义,自由竞争不等于公平交易。消费者不能每次消费,都去法院打官司维权,的确需要工商行政部门的“有形之手”,进行格式合同监管,纠正霸王条款,维护消费者利益。

行政监管不能完全吞没民事合同的意思自治,但也不能放任无良商家打着“契约自由”旗号损害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应受保护,市场交易自由也应受保护。工商部门既要积极履职,依法审核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格式合同;又要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避免重走过分干预市场的老路。

在当下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标准多元化的格局下,不可能只有“一言堂”,而是需要有“几个声部”,各种利益主体公平博弈、公开博弈,这才是处理利益纷争的有效机制。

□袁伊文(法律工作者)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自带酒水,强制性规定,契约自由,格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