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6日07:54|来源:海外网|字号: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任务。其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表述成为规划文件的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关注和一片好评。
网友热议,一方面是因为一向程式化的文件语言里,出现了诗一般的字眼——“乡愁”,就像一群不苟言笑的面孔里突然出现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这样的字眼里传递出的信息更令人欣慰: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必将备受重视。
乡愁,是对出生成长的故土的眷恋之情,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从“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到“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再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故乡是无数人心灵的寄托。而对于中国人来说,5000年的农耕文明浸润,使乡村成了中国人乡愁乃至传统文明的根,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再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乡村的静谧清幽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净土。
然而近年来,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吸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大跃进”式的思维方式,不少村庄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逐渐被钢筋水泥替代,日趋消亡。还有不少村庄虽然还在,但却了无生机,只剩下了“老人、孩子和狗”,农村的艰苦、落后被“化”掉的同时,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古井、老树、吊桥、小河也被“化”掉了。于是,有人叹惋,有人悲伤。
诚然,我们不能因为帝国的灭亡结束了唐宫汉阙的辉煌,就去否定历史的进步,也不能因为月球车缓缓降落在丑陋冰冷的月球表面打碎了嫦娥、桂树、广寒宫的童话,就去否定科技的发展,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眷恋鸡鸣犬吠、暮霭炊烟,就去阻止城镇化的步伐。但是,我们有义务去思索:如何在更加便利现代的生活方式与守住精神之根间寻找一条共赢之路。
毕竟,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术语,不仅仅是保持经济发展的手段;城镇化也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名词,不仅仅是创造辉煌政绩的途径;城镇化更不等同于“消灭农村、消灭农民”,城镇化最终应该是人的城镇化,应该是全体人民实现“诗意栖居”梦想过程,应该是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守住我们的“根”的过程。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表述赢得了群众的“赞”,接下来,能不能将美好蓝图真正落实,实现群众的“盼”,就需要管理者、执行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了。(慕容婷婷 投稿)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