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8日13:51|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
中新网12月18日电 在近期的全国港澳研究会上,几位学者不约而同地预测,香港的楼市将会在2014年开始向下调整。香港《大公报》18日评论文章称,如何防止和应对楼价下调、经济下滑所产生的怨气转化成负能量,这是当务之急,远比什么长远影响来得更加火烧眉毛。文章呼吁香港能真正走向经济转型,长远能够摆脱“楼价对经济和社会的绑架”。
文章摘编如下:
有经济研究学者甚至非常精确地预测,楼价下调一成,香港的失业率就会上升百分之一;楼价下调两成,那么香港就不会再是全民就业了。
如何防止和应对楼价下调、经济下滑所产生的社会怨气转化成负能量,这是当务之急,远比什么长远影响来得更加火烧眉毛。
正如施永青先生所言:市场上有超过一百万个的小业主,都把楼价下调至未置业者都能买得起的程度,楼价起码要跌四至五成,大量小业主又要变成负资产?负面的财富效应,将破坏社会的内部需求与再投资能力(2013年3月15日香港经济日报)。
古语云: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汉书。食货志上》)。古代农业社会治国的最大难题,莫过于调整粮食价格和供给——粮价太低,损害农民利益;粮价太高,增加民众负担。在香港这个经济社会民生长期被楼价所牵制的现代社会,似乎并没有跳出古人的经济轮回——楼价贱则伤小业主,楼价贵则伤无私楼者。
那些整天喊着打击大地产商压抑楼价的民粹主义者,往往没有考虑或者说故意忽略一点:楼价高低并不仅仅是大地产商和无私楼人士之间的矛盾,说白了,这更是小业主和无私楼人士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无私楼人士的居住难题,可以用增建公屋和复建居屋来纾缓,但楼价下调所带来的小业主资产贬值甚至负资产问题乃至由此而来的消费压抑、投资萎缩和按揭利率上涨等问题,却并没有什么提振复苏的短期方法。两害相权,结论自明。
不少学者用心良苦,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希望香港能真正走向经济转型,长远能够摆脱“楼价对经济和社会的绑架”。笔者却大异其趣,远虑之前,先解近忧;两害相较,取其轻者。
政策组等智囊机制应该逐步进行民意测试。正如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各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都锐意开发针对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压力测试工具。
如果2014年后美国真的出现检讨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银根收紧,继而真的影响香港楼价下调,那么为了减缓楼价下滑带来的经济负面效应,当局可真的要检视一下,到底是继续坚持“港人港地”,还是积极考虑“北水南调”?
原标题:港报:别让楼市绑架香港社会
(责编:牛宁)
楼市 香港经济 小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