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徐大发:老人“摔倒险”能否“扶起”老人?

2013年12月20日08:29|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有数据统计,该产品两天售出近7000份,被称为“史上卖得最好的保险”。由于之前多地出现扶摔倒老人遭讹诈的新闻,该保险一经推出即被寄予厚望,希望能解决老人“扶不起”的难题,被不少人解读为“摔倒险”。

近日,北京开卖老人意外险。有数据统计,该产品两天售出近7000份,被称为“史上卖得最好的保险”。由于之前多地出现扶摔倒老人遭讹诈的新闻,该保险一经推出即被寄予厚望,希望能解决老人“扶不起”的难题,被不少人解读为“摔倒险”。

在一系列“扶不起”老人的现实语境下,北京推出“摔倒险”让人眼前一亮,然而读完新闻又让人感到此险种的诸多缺憾亟需解决。一是普及率不高,北京的意外险,是因为有政府推动才能成行,其他地方的摔倒险仍是冷门。二是限制过多,条件苛刻。三是保费相对较高,许多普通家庭吃不消。

作为保险公司走的是市场路线,把风险控制到最低,不让老人“摔倒险”亏本经营也能理解。但许多地方的“摔倒险”设置了高门槛,只讲市场经济效益而不讲社会效益也不行,也就不能起到真正的保护老人摔倒后的医疗保障作用。

北京的这一保险的年保险费只有15元,赔偿额却最高达20万元,费用远低于普通的商业意外险。此外,北京市还将用财政经费为约7万低保、“三无”等老人,购买这一保险,实现对于弱势人群的兜底保障。这是老年人在正常医疗保险之外的又一重保障,值得各地借鉴。

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长期的医疗保障欠账使老人一旦跌倒后让人扶不起也治不起。这些问题虽说不能指望通过老人意外保险立竿见影地解决,更无须将保险的经济救济与公民救人的善心对立起来。最起码一个更有保障的社会能杜绝很多的“恶”,鼓励更多的“善”。这是“摔倒险”的积极意义所在。

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通过合理的社会机制,分摊个体风险。就救助老人、褒扬社会善行来说,需要通过政府、保险公司、个人的协作,筹措基金,编密社会保障网,化解老年人的生存风险。老年人群体以及家里有老人的家庭,都不妨将保险当做防范意外的可靠选项,全社会不妨把“摔倒险”当作“孝心”来办。

为了使“摔倒险”真正的成为普惠型险种,当前急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改善参保的条件,让绝大多数老人能够参保。二是调整一个合理的保费数额,以及相应的理赔数额。三是可以细化险种,比如“骨折”险等。四是不妨把社保和意外险上,以及合作医疗、意外险卡单等“嫁接”进去,或政府制度兜底推进老人“摔倒险”施行。

“摔倒险”按风险定价,年龄越大,保费越贵。就目前而言,此险种还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老人“摔倒险”到底能走多远,尚需制度给力。我们拭目以待。(徐大发 投稿)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