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王垚烽:数据“打架”都是统计口径惹的祸?

2013年12月21日10:45|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1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分别公布了11月广州房价统计数据,前者数据显示,广州房价同比涨达20.9%,环比上涨0.8%;而后者则称,广州房价环比大降10.6%,当月成交均价同比下降7.1%。记者求证得知,统计口径不同是导致数据打架现象产生的主因。且广州将增城、从化纳入统计,使得房价被大幅拉低。(12月20日《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统计工作的价值在于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的统计部门却俨然已成为替政府遮羞、涂彩的“化妆师”。要是今年经济数据不理想,就往上提一提;而若是增长太猛,则截下一点留给明年。个别地方官员甚至片面地认为“统计工作就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会屡屡发生统计数据“打架”的情况,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莫过于每年国内生产总计(GDP),全国数据往往小于各省总和。

  从表面上看,统计口径不同是导致数据“打架”现象产生的主因,但往深处细究,其实仍旧是畸形的政绩观在作祟。就以广州的此次事件为例,很明显,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法比较科学,更能体现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而广州房管局所采取的算术平均法,对于判断房地产市场“没什么实用价值”。但为何明知“没什么实用价值”,广州方面仍要采取这种“统计口径”?是统计人员偷懒、图省事,还是在于由此能得出房价明显下降的“结论”,答案不言自明。因为只有房价下降才能说明当地政府的调控有效果,才能制造政绩,问题是,这种自欺欺人的统计结果有人会信吗?

  毕竟,政府虽说可以操纵数据,却操纵不了市场。房价是涨是跌,购买者比谁都清楚。如此显而易见的“忽悠”,只能暴露出某些部门“只唯上、不唯实”的恶劣作风,损害其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甚至还可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就像报道中提到的那位毛女士,由于其看中的住宅价格高于政府指导价,要想网签就必须一边签每平方米1.9万元的“合同”供国土房管局备案计入房价统计,一边又提前用现款补齐4000元的差价,致使首付一下子多出50多万元,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现实中,有类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数,难怪网友要抱怨,政府调控岂能让“刚需”埋单,房价要是都这样“结构性下降”,那实在比暴涨还坑爹。

  最近两年,“克强指数”备受经济学界的追捧。但据说,之所以选择以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等三个指标来评估GDP增长量,就是为了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如果说百姓的抱怨、舆论的批评尚不足以触痛有关部门麻木的神经,那么最高行政首长的这个做法则不啻为一记警钟。当“修剪”过的统计数据失去了欺上瞒下的作用,有关部门是否该好好反省反省,别再拿统计口径来糊弄人了呢?(王垚烽)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编:张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打架,统计口径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