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3日08:21|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2月23日电 中评社香港12月23日报道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在网志上表示,终审法院就申领综援的7年居港限制作出裁决后,明年的福利开支无可避免一定会增加。他在制订明年的预算案时,亦需要作出调整。
香港文汇报今天社评说,事实上,终院此次判决不仅影响综援开支,更会引发公屋及其他社会福利申请司法覆核的骨牌效应。终院在审理挑战居港7年才能申请公屋规定的案件时,须小心衡量后果,以免对政府财政及社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终院判决申请综援的7年居港限制违宪。很多人都向财政司长表达对政府未来社会福利压力大幅上升的担心。这代表了本港社会很大部分人的担忧。其实,终院的判决牵连广泛,其影响不止于综援开支每年增加3至5亿的金额(这已是社福界人士最保守的估计),而是由判决激起的连锁反应。申领综援的限制界线被冲破,可以预料,有关长者生活津贴、高龄津贴及公屋申请制度的司法覆核将接踵而至。日前,已有新移民申请法援,挑战居港7年才能申请公屋的规定。这些限制如果一一被法院推翻,相关支出远较综援巨大,这才是更不容低估的影响。
由于这类案件属于本港的民生事务,特区政府一般尽可能不会要求人大释法推翻终院判决。终院判决将是一锤定音,不可逆转的,因此,更加需要在接下来的类似诉讼三思而后行。香港奉行低税制,财政收入易随经济好坏而波动,走高福利主义道路难免形成结构性财赤。此次综援判决已引起社会对福利开支增加的忧心忡忡,如果公屋等类似福利制度的申请限制都被打破,特区政府的公共财政能否承受得起,会否影响到本港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终院不能不小心衡量,从而作出恰当的判决。
综援开支是刚性支出,不能削减。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会因为综援开支的增加而要减少其他福利的支出呢?恐怕不宜这样做。削减其他福利开支,必然会令现有受助人受到影响,将造成对政府的埋怨,无助社会和谐。目前政府库房充裕,现阶段不妨多作承担,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申领综援7年之限被撤销,无可避免令本港福利资源的负担增加。政府今后要特别加强综援的监管,增加受助人财政状况的审核,设立综援“日落期”,堵塞滥用综援的漏洞;同时,加强对健全综援人士的就业培训,帮助他们自立谋生,减轻社会财政压力。
(责编:牛宁)
综援,判决,骨牌效应,福利开支,刚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