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5日07:11|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中国航母的诞生在大战略层面上迎合了国家的全球海洋战略,符合国家远期全球化经济力量的拓展以及进入世界海洋大国行列的迫切需要。 |
解放军航母辽宁舰
11月26日,解放军“辽宁”号航母战斗群赴南海,首次跨区进行远距离、长时间、高强度连续试验,检验全面的预警-指挥-作战体系,努力实现打通“试验-训练-作战”的通道,为航母战斗群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2月23日,填补国内空白型号的10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直-20”试飞成功,为“辽宁”号以及未来的航母平台提供了新的海空作战手段,这意味着给航母插上了新的翅膀。
中国航母的发展令世界密切关注。近期多家外媒报道称,中国多艘大型核动力航母正在建造中,其中使用了多项突破性新材料和新技术。尽管这还只是未经证实的猜测,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国航母事业正处于黄金大发展时期,航母的战略意义也日渐凸显。
首先,中国航母的诞生在大战略层面上迎合了国家的全球海洋战略,符合国家远期全球化经济力量的拓展以及进入世界海洋大国行列的迫切需要。中国是一个大陆-海洋复合型国家,海洋事业亟待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商品生产-销售区域的持续扩大,海军的保护和作战区域也必须不断延伸。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远洋运输线安全的保护日益成为严重的问题,它包括海洋、海峡、岛屿及其上空广阔空域的安全,中国必须保卫通往俄罗斯、北美、南美、澳大利亚、欧洲、中东等地的海上通道的安全畅通,也包括维护我国在东海、南海等海区的海上权益。而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就离不开远洋战略武器——航母战斗群的支持。
其次,“寇能往,我亦能往”,航母事业的快速发展符合中国军队一贯奉行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航母战斗群作为实施远洋战略打击的武器平台,一旦有事,就可以迂回到西太平洋,到达日本列岛外海、台湾外海,以及南中国海包括马六甲海峡以外甚至更远的广阔海域。即以航母战斗群为基本载体和作战手段,实行大范围的战略迂回,以海空外线包围作战的战略态势出现在潜在对手面前,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直到对敌实施大规模远洋打击和登陆作战。这将极大减少我国东部外敌环伺的巨大压力,改善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安全环境,更能够增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保卫亚太地区和平的战略威慑能力。
第三,航母事业的快速发展迎合了海军装备“小步快跑”的战略,也符合国家物质技术力量积累的现状。根据我们的国情和作战样式,我国迫切需要核动力、排水量在10万吨以下、舰载机在60架以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型航母,它具有很高的效费比和维持一定作战规模的优势。在直20试飞之后,我国第一次拥有国产10吨的直升机平台,它的通用型很高,可以作为航母舰载机执行预警、反潜、搜救、近空防御和支援平台任务。不仅如此,未来航母战斗群中的大型两栖突击舰搭载直20等机型后,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诸如岛礁冲突、垂直登陆作战等风险,能够在远海和远洋形成战略威慑作用。
(洪源,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中心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海外网评·军评】
(责编:牛宁、宋胜男)
航母 辽宁舰 直升机 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