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6日08:58|来源:海外网|字号: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
一个地区一旦戴上“贫困”帽子,便可以享受诸多的利好政策,也正因此,一些地方官员才会不择手段地“弃富逐贫”。这些年来,各地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百姓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也日益改善。尤其让人欣慰的是,不少昔日贫困落后的地区,随着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的推行以及当地人民群众不懈努力,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的尴尬面貌,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而让公众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黑龙江省海伦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不差,可是,当地政府却千方百计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最终成功地戴上了“贫困帽子”……如此现实情形,既说明当地官员的政绩观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同时,也暴露出政府有关部门在为一个地区贴上“贫困”标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按理说,无论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来说,一旦戴上“贫困帽子”,当地官员当应为此而感到羞愧。可是,现如今,当一些地区把“贫困帽子”视为一种荣誉,甚至将争取到“贫困帽子”视为自身的一项光彩政绩,如此执政“病态”,显然已经严重脱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当前中共中央大力要求转变作风的新形势下,更需要从源头上剔除官员心中根深蒂固的“追求贫困”心理。
其实,一些地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态,根源在于他们的懒政与依赖心理。一个地区一旦被纳入贫困,既能得到国家在经济上的扶持,也能得到政策上的照顾。也正因此,一些地区才会盲目地“追逐贫困”。作为国家相关部门来说,对一些贫穷落后地区进行帮扶势在必行,但面对一些地区盲目“追逐贫困”的不良心态,必须要认真反思相关政策存在的“短板”或“漏洞”。
在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审核上,必须要严格把关,切不可让一些经济状况并不算贫困的地区钻偷机钻营。同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应自觉地转变思想观念,踏实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本色,切不可总是不择手段地钻国家利好政策的“空子”
(责编:牛宁)
政府 贫困 病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