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7日09: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国家级贫困县却在贫困的帽子下享受奢华“衙门”,在这鲜明的对比下,笔者除了感到荒谬以外,更为当地领导官员的作为感到深深的不屑与鄙夷。恐怕任凭巧舌如簧,即便理由借口天花乱坠,也不能掩盖其漠视民生的本质。 |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
国家级贫困县却在贫困的帽子下享受奢华“衙门”,在这鲜明的对比下,笔者除了感到荒谬以外,更为当地领导官员的作为感到深深的不屑与鄙夷。恐怕任凭巧舌如簧,即便理由借口天花乱坠,也不能掩盖其漠视民生的本质。
或许,或许有人会疑惑,国家级贫困县不是让本地贫困这一“丑闻”远近闻名、全国皆知?不是直接反映出的是当地官员的无能,没有带动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实不然,毕竟一旦获得国家级贫困县这一“资格认定”,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政策的倾斜以及大量资金的扶持。
因此,为了申报贫困县,该市领导“把领导能用的‘关系’都发动起来了”,并“多次跑北京”,不难看出,当地官员为了得到国家级贫困县这以“殊荣”,可谓用心良苦。笔者不由纳闷,以一种类似于“走后门”、靠关系得来的贫困县资格,是否真是“名至实归”?如果不是,就是对于其他县利益的侵占;即便是,从贫困县的资格中得利的也是官员而不是群众。
但得到贫困县“帽子”以后,该市却用置换的方式建起了政府大楼,当该地农民充满无奈的说道“(当地政府)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水利,农民不致富,县里咋脱贫呀?”之时,我们是否应当发现其当地群众太过于无奈与辛酸。如果以如此作为希冀于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异于天荒夜谈。
当然,海伦市领导此时所说“心里感觉不踏实……群众背后指指点点……”说明官员们已经发现了其作为不妥之处,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却又用“进退两难”来掩饰当前不积极整改的态度。在笔者看来,空洞的歉意与认错,并不能拥有任何实质的效果,如果不能够处理相关涉事责任人,公众永远不会相信其已经知错改错。
总而言之,贫困县的奢华大楼折射出的是官员的衷于享受以及漠视民生。现有问题不纠正、责任单位和官员不处理永远难以得到公众的谅解,削弱的只会是政府的威严与公信力。
(责编:牛宁)
贫困县 奢华 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