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8日00:03|来源:红网|字号:
工作日在单位晃悠一圈,其余时间难见人影。群众把基层干部的这一现象称为“走读”。干部“走读”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而且疏远了群众,败坏了党的形象。成都市对此开展专项治理,健全管理和工作制度,杜绝县乡干部当“走读生”。(12月27日《光明日报》)
最近,全国各地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走基层”活动,是顺应人民群众期盼,是转变工作作风,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四风”的有效手段。
走基层活动,要求党员干部以主动接地气的
走基层要用心。党员干部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将“走基层”当做是“走亲戚”,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做好群众的贴心人。走下去,用心感受,将干部、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用百姓的笑脸来检验工作的满意度。
走基层要用脑。走,并不仅仅是走,要有想法、有见解,思想不能放空。充分准确把握好基本国情和基层实情,深切了解人民群众,带着思考沉下去,坚持不懈地以敏锐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在千头万绪中把握社情民意,为社稷民生出谋划策。
走基层要用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基层群众的疾苦,干部们只有多走、多访、多听,踏实当好“躬行者”,才能收集到准确的一手信息。走出“问题”,才能走出“实效”,走出“境界”。
看来,走基层确实是要付出巨大的脑力、体力的全面综合运动,简单的“作秀”只能是掩耳盗铃的基层闹剧。“走”是一个涵义丰富的动词,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在“走基层”活动中走出实效,塑造出亮丽的风采!
(责编:宋胜男)
走秀,实效,走读,走基层,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