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8日09:10|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在刚过去的这个圣诞节,28岁的“农二代”亮亮在病床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圣诞节”这个词的含义。26天前,身患严重肺结核、卧病在床的亮亮在人民网地
父母早亡、外出打工时又患上肺结核,28岁的“农二代”亮亮无疑是不幸的;但与此同时,相比千千万万同样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人们来说,他又是幸运的。一则写给省委书记的网帖所带来的改变——救助金、低保、合作医疗,为他重新点燃了希望。尽管报道中没有提到,这些援助是否是郭庚茂书记直接指示的,但显然与他有关。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追问:结核病不是免费治疗的吗?为什么这些本该属于亮亮的社会保障之前全部缺位,是他自己不懂没去申请,还是因为相关部门工作颟顸?类似亮亮这种情况的人还有多少?
从熊德明找总理讨薪到亮亮发帖向省委书记求助,这些年,似乎有越来越多身处绝境、遭遇不幸的群众,开始尝试以各种各样另类、极端甚至哗众取宠的
对此,有一种观点倾向于批评底层百姓的“青天情结”,以及“信访不信法”的行为,甚至被国人看做“自己人”的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据说也曾评价中国人“能通过关系办的事,绝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平心而论,这些指责并非全无道理,但问题是,这种“信访不信法”的心理与“青天情结”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能够涵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人们能够通过制度内的渠道与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谁还会愿意冒着风险自残、上访、跪青天?毕竟,省委书记就算浑身是铁,又能碾多少钉儿?
更何况,类似给书记写信、找总理讨薪的做法,也是需要相当“技术含量”的,而且成功概率非常低,其“边际效应”又消退地非常快。同样的手法,往往第一遍管用,到第二遍、第三遍人们就会产生普遍的“审丑疲劳”,因而也就很难再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想想看,熊德明之后,我们还能记住哪个“讨薪名人”,张海超之后,“开胸验肺”似乎也没有那么管用了。但由于类似的需求还在,这就逼着人们不得不采取更决绝、更极端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因亮亮如今的“幸运”而高兴,相反,倒是有必要以一种质疑、批判的眼光来打量那些“迟来的援助”,并问上一句:“早干嘛去了?”
(责编:宋胜男)
圣诞节,救助金,讨薪,河南商报,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