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中国互联网二十年 盘点中国网吧兴盛衰落【3】

2014年04月21日08:24|来源:海外网|字号:

【机遇】辞职因为“要想发家,得开网吧”

“2000年时,郑州街头的网吧不是太多,由于工作需要,我要经常到网吧给单位传些资料。有时候,为了找网吧,跑好几道街,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上网的人也非常多。”赵志林说,网吧内人满为患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要想发家,得开网吧。于是,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他,决定辞职向网吧进军。

为此,他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做通了家人的工作,2003年,27岁的赵志林和朋友一起,在父母的帮助下,在郑州市大学路上开了一家网吧。

“当时只有50台机器,加上房租和其他各项费用,总投资才40多万元。”赵志林说,那时候开网吧,也没有统一的门槛,很容易就办理了各种证件。而网吧一开张,就吸引了很多人来上网。

【火爆】天天满座每月净利润好几万元

“那时候,网吧的生意都很好,更何况,我们的网吧临近学校,生意更好。”在赵志林看来,当时,网吧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用今天的话来说,可谓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很多年轻人都去上网,尤其是谈恋爱的年轻人。

50台机器,上座率总是百分之百。这个顾客走了,其他顾客就顶上来了。

顾客多,网吧的收入自然十分可观。“加上卖饮料的钱,每天都有几千元的收入,除了房租、工人工资、电费等其他费用,每个月净利润三四万元”。

“那时候,小日子过得相当刺激。”此后,赵志林又扩大了规模,将机器扩展到150台。

【退出】网吧牌照停批“黑网吧”涌现

“2003年至2006年,是郑州网吧大发展时期。我的感觉,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基本上都能看到网吧的影子”。尽管如此,赵志林的生意也不受什么影响,因为他也在不停地提升网吧档次,改善网吧环境。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6年,从这一年的6月30日起,河南省内网吧牌照停止审批。2007年年初,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颁布了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网吧牌照审批再次冰封。

“这一时期,网吧的生意依旧很好,想开网吧的人不在少数。然而,我国停止了新网吧的审批。于是,大量的黑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隐藏在城中村、居民楼内。”赵志林说,随之而来的还有政府有关部门对有证网吧的严格监管,各种规章制度陆续出台,“金箍”越来越紧。

在这种情况下,机灵的赵志林觉得,市场进入了饱和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于是,他果断将网吧转让,当时,身边不少朋友都觉得可惜。

在网吧写稿成常事儿

2002年,21岁的刘爱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就成为一家行业报的记者。

“当时,我们采访完回到单位,需要手写稿子。在稿纸上写好后,交给编辑修改,编辑修改后再交给打字员输入电脑。”刘爱华说,那时候还是原始的工作方式。到了2003年,他们单位配置了电脑,要求用电脑写作。由于电脑少,工作人员多,大家总是抢着用电脑。

经常在外采访的刘爱华,很少去单位,总是就近找网吧写稿子。“一小时1.5元,还有2元的,三个小时下来五六元钱,挺划算。”刘爱华说,如果没有网吧,在那个时代连工作都没法完成。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网吧牌照 网吧总量 网吧环境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曝光

男子昆明街头卧车底 拒验伤疑似“碰瓷”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