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中原书画新丝路鲁东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旅游华商IP电视纸媒滚动
2014-07-31 06:55: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这24个字对于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的侨胞来说,更多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这不是西方寥寥数语就能概括的。 |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布于世,关于此24字内容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一些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混为一谈,还有人干脆将其与西方世界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进行比较。
“变动、多样而复杂的中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也很正常,能大胆、公开、及时表达出来,本身就是时代的进步。”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义桅近日作客海外网视频访谈,对这一争论现象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王义桅谈到,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还是世界文明都有价值的普世性,需要我们来挖掘其深刻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价值观的自信。“如果缺乏自信,就容易简单地认为中国的发展就是融入西方和国际社会接轨。”
王义桅表示,与120年前尚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不同,如今我们跟西方在全球化时代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从这个层面上讲,除了五千年的文明传承、除了要把近代以来西方领先的现代文明吸纳进去,我们还要开创一种适合人类文明未来发展需求一个新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坚持自己道路又不固步自封、兼收并蓄又不失去自我、融会贯通又不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正当其时。”
如果说这24字核心价值观给了国内民众可以信仰的“中国精神”,那么面对海外侨胞,“提倡‘文明’、‘爱国’等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动以坚实的道义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在常年漂泊在外的华人华侨之间能够引起积极地回应。”另一位访谈嘉宾、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赵红英这样感叹道。
与王义桅一样,赵红英认为五千年来中国的文明之所以连绵不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价值理念。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价值受到了冲击,包括海外侨胞在内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斗争。“无论身在何处,这种深植于心的情感纽带是万不能断的。对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中国,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海外侨胞其实是有这方面认知需求的。”赵红英表示。
至于有人觉得24字内容太多难以记住,倒不如“自由、平等、博爱”读来清爽,王义桅回应称,开创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本身拥有太多的需要弘扬的理念与文化,加之需要吸收来自西方文明的精华成分,其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难以像国外那样仅用几个字就能概括。我们如今所谈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吸纳了西方领先文明的、更具兼容性的新的价值观。
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能否完全以西方为参照?赵红英表示,这24个字对于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的侨胞来说,更多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这不是西方寥寥数语就能概括的。
“这24个字可以成为凝聚华人力量的黏合剂,从这一点出发,使他们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让海外侨胞有了更强烈的精神寄托。”赵红英强调道。
而王义桅则更看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他认为海外侨胞在这一方面更有优势:“华人群体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其实可以融入到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在一言一行当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国历来强调知行合一,王义桅建议可以借助“民间外交”的渠道来搭建更多的平台,更方便、更快捷、更有针对性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文/宋胜男 牛宁)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