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闫祥岭:应“板起脸”对待明星吸毒

2014-08-22 07:20:00|来源:新华网|字号:

李代沫、张耀扬、张元、宁财神、何盛东、高虎、张默、房祖名、柯震东……如果加上之前涉毒的艺人,这个名单无疑更长。让人无奈的是,公众对艺人尤其是明星涉毒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关注,但在毒品带给全民族的痛苦回忆下,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涉毒明星“板起脸”。

身为公众人物,不爱惜羽毛的明星因涉毒不断“进进出出”,一些涉毒明星甚至拍摄过禁毒宣传片,将公益和大义当成演戏,让人难以理解,也让不少人对此类现象产生审美疲劳,已经“懒得看、懒得说”,至多一句“贵圈真乱”,不愿劳费精神。甚至,有网民制作不断扩大阵容的《监狱风云》海报,对这一现象进行着娱乐化消费。

这种熟视无睹甚至麻木的反应下,是不少人的无奈心态。逐一曝出的涉毒明星,不少人拥有众多青少年粉丝,堪称青年偶像,其行为举止有着效果明显的示范性,因而其涉毒也就远远超出个人行为,有着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明星的涉毒行为上,舆论几乎一边倒进行谴责,一些明星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惩罚。但尴尬的是,几乎所有因涉毒被抓的艺人经过短暂沉寂后,依然从容亮相红毯,舞照跳,马照跑,演艺公司也没有一个主动和涉毒艺人解约。能飘飘然涉毒,也能轻轻松松复出,让人不得不感慨,在这个高度市场化的圈子里,缺了些许道德的血液。

既负其名,必承其重。明星享受着公众拥戴,获得了超出绝大多数人的丰厚回报,也就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和各大演出公司签订承诺书,表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演出,虽然只是倡议,但也在演艺圈内走出了勒紧涉毒艺人“紧箍咒”的第一步。

包括鸦片在内的毒品,留给中国人的是屈辱回忆。随着“灵感论”“圈子说”等诸多说法的流行,让人不得不承认,明星、艺人圈子里如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吸毒文化”,并在一定的范围里形成风气。在业内“紧箍咒”开始逐步加强的同时,对涉毒艺人面向大众公开传播的影视及广告作品的传播审查也应设置相应门槛,以让其毒性远离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过广告代言等传播广泛的公开方式宣传产品时,也应自觉排毒。

只有政府、企业、公众乃至明星粉丝等相关各方共同努力,牢记毒品带来的共同历史记忆,才能避免明星个人的涉毒行为带给社会更多破坏,才能让包括艺人、明星在内的每个人远离毒品,也才能共同筑起防范“毒品文化”入侵的防火墙,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演艺环境和整体社会氛围。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明星,涉毒,艺人,紧箍咒,监狱风云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