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评论>> 正文

[海外版]政治“夹带”台湾教育走弯路

2014-11-26 15:09:2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家住台北文山区的吴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回想起当年考大学的情形,似乎就在眼前。“每天都读书到很晚,那个时候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真的不容易,大家都很拼。”吴先生说的那个时候是27年前。

  可是,上大学对于如今的台湾年轻人来说,轻松简单“80后”小彭,苗栗人,到台南上的大学。他说:“台大竞争还是蛮激烈的,可如果只是要有大学可以读,真的是想读就有的读。有句玩笑话,台北街上掉下一块招牌,十之八九砸到的是大学生。”

  从凤毛麟角到十之八九,这个变化的节点是1994年起台湾推行“教育改革”。20年间,岛内大学迅速扩张,衍生出的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

  20年前,全台高校不到30所,当时“教改”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负担和升学压力。台湾教师工会副理事长林金泰说,“教改”的内容包罗万象,含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学制等各方面,堪称台湾教育史上最剧烈的变革。当然,“广设高中大学”是教改最重要的内容。

  “教改”开启后,最直接的变化是各类大学遍地开花。20年间,数字激增到160多所。台湾《远见》杂志曾做过对比:新加坡500万人口,只有4所大学,即每125万人才有一所大学;台湾2300万人口,每14万人口便有一所大学。

  上大学容易了,可造成教育资源的过剩,首先伤害到的也是教育本身。募集教育经费的压力以及少子化浪潮的冲击,造成大学降低标准抢生源。生源匮乏,学校运营困难。而且,盲目招生衍生许多问题,例如,台湾很多大学开设师范专业,师范毕业生数量激增。根据台教育部门统计,过去10年,有13万人取得教师资格,只有5万人左右进入学校从事教职,剩下的多半只好拎着行李箱到处兼课。

  在台湾这样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中,“教改”还不可能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当年各地新大学拔地而起,很多是政客为讨好选民,拍脑袋做出的决策。宽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带给台湾的可能是人才断层的危机。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社论指出“教改”的“几宗罪”,其中一条是“政治夹带”,“20年‘教改’其实是政治‘本土化’的附属品,而非着眼教育的本体,走上岔路是势所必然”。“教改”的一大方向是教科书改革,几次“教改”之后,“中国史”在台湾成了“外国史”,李白也成了“外国人”。马英九上台后,虽然对教科书进行拨乱反正,但很多人仍觉得力度不够。台大教授王晓波认为,20年“教改”大搞“去中国化”,催生了“台独”新世代,也成为“太阳花学运”爆发的原因之一。

  鉴于这些情况,台“教育部”表示,计划5年内撤并1/3高校,辅导一些大学转型或退场。但上山容易下山难,达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真是:早知今日大学泛滥,不如当初把门看严点。

 

(责编:刘国民)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冲击香港立法会带头暴徒疑为网媒主持人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公开(组图)

河南三门峡监狱搬迁 押送犯人场面壮观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