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正文

“领欠薪遭暴打”是一错再错的权利漠视

2014-11-27 11:34:00|来源:中国青年网|字号:

摘要:守卫公平正义,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农民工讨薪“撑腰”,需要公共部门有一种“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11月7日,数十名不明身份的男子闯入陕西铜川市宜君县老街综合改造项目工地,用棍棒将20多名正在领取欠薪的农民工打伤,其中有2人受伤严重。(11月26日《华商报》)

  农民工讨薪难犹如一幅存在已久的图画,每到年终岁末,都会增添一些笔墨。这一次,数月领不到工资的农民工在多次讨要未果的格局下,选择了向劳动监察部门表达利益诉求。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伸展,让农民工有望领取欠薪;让人痛心的是,“领欠薪遭暴打”再次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进行碾压。

  80多人近百万的欠薪,只给每位工人支付2000元却对欠薪之事只字不提;在暴力的胁迫下,在场的20多名农民工都不敢吭声,只能无奈而悲怆地承受伤害和痛苦。透过“领欠薪遭暴打”这个窗口,我们得以发现一个难题——确保欠薪真正地发到农民工手中,显然不能依靠用工单位的自觉与自律,而是需要公共部门的“保驾护航”。

  一个旨在“让劳动更有价值、让劳动者更有尊严”的社会,农民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和激励,本身就是劳动者权益的缺失。在外部压力下,农民工有了领取欠薪的机会;可是,还来不及高兴的农民工不仅没有领到欠薪,反而遭遇暴打,一错再错的权利漠视,根源于用工单位的傲慢与嚣张。

  “领欠薪遭暴打”既是权利痛点,也是民生难点。农民工作为“漂泊的候鸟”,游走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地带。农民工的工资,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梦想。为了讨回欠薪,农民工千方百计地使出浑身解数——用哭穷、求情、耍狠乃至跳楼、拉横幅等进行表演性抗争,将个体遭遇社会化,从而“曲线维权”。在强弱关系失衡的格局下,农民工利用“弱者的武器”,只为了争取和捍卫劳动者最基本的合法权益。

  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施暴者的肆意妄为,既源于制度规范“亮剑”有时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源于错乱的价值观念。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言,不以财富论英雄,就能避免用金钱把社会成员分等级、贴标签;有着起码的素质修养和基本的道德准则,那么他无论身处社会的哪一阶层,也不会因为自己比别人有钱就觉得高人一等。平等观念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漠和社会评价体系的错位,共同导致“领欠薪遭暴打”上演。

  守卫公平正义,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农民工讨薪“撑腰”,需要公共部门有一种“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农民工悲苦的人生才会多一些光亮和温暖,农民工才会少一些讨薪需求;即使讨薪,也不需要承受屈辱、矮化自己。(杨朝清) 

(责编:栾雨石)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暴打 农民工讨薪 领欠薪遭暴打 华商报 强弱关系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云南野生动物园东北虎产下罕见5胞胎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公开(组图)

河南三门峡监狱搬迁 押送犯人场面壮观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