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评论>>港台腔>> 正文

伊朗核谈延续是美对伊缓兵之计

2014-11-27 07:10: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经济发展是伊朗第一要务,伊核计划引发的西方制裁则是禁锢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11月24日是伊核谈判达成最终协议的最后期限,最终结果既非皆大欢喜,也非不欢而散,而是谈判继续延期7个月。在伊核问题上,没有坏消息,就算是好消息了。尽管谈判延期会让已整整谈了一年的谈判团队出现“审美疲态”,但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达成最终协议条件不成熟情况下,谈判延期不失为最不坏的结果。

对伊朗来说,谈判延期固然让那些急于让核问题降温,借以缓解制裁的改革派有些泄气。在他们看来,经济发展是伊朗第一要务,伊核计划引发的西方制裁则是禁锢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鲁哈尼政府自2013年8月上台后,便在核立场上表现出急于和解姿态。然而,在伊朗政坛,鲁哈尼充其量只是二号人物,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才是重大决策的最终拍板者。

有学者分析认为,哈梅内伊“英勇的灵活性”提法,既非为核计划拖延时间的伎俩,也非在遭受制裁后打算孤注一掷地与美国全面交易。哈梅内伊既不想让伊朗公开与西方对抗,也不想屈从于美国。哈梅内伊希望与美国缓和关系,但代价不是放弃伊朗反抗西方霸权的政策。他更倾向于将美国视为敌人而不是朋友。最高领袖对美伊关系的这种政策定位,决定了鲁哈尼在核问题上的让步空间是有限的。一年多来,伊核谈判态势,已经使西方对伊制裁体系有所松动,伊朗与西方关系有所缓和。因此,伊核问题保持“谈不崩”的态势,对鲁哈尼政府本身就是外交成果。

对美国来说,这一结果同样可以接受。一方面,“谈不崩”符合美国利益底线。从客观形势看,当前美国软硬实力受损,主导中东能力与意愿下降,对伊朗采取强硬手段力不从心,核谈延续已成为美国应对伊朗的缓兵之计。同时,“伊斯兰国”坐大令美国安全及地区盟友威胁同增。由于美国空袭效果有限,沙特、土耳其等地区盟友又不肯出兵,美国被迫将目光转向伊朗,谋求借助核谈判平台,以及双方关系的局部缓和,获取伊朗在反恐问题上的配合。国务卿克里此前称,伊朗可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发挥作用。奥巴马总统也在10月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称双方反恐有“共同利益”,表明美国内心甚为焦急。从主观看,奥巴马急于留下外交遗产。奥巴马上任六年来,中东外交“动静大但成果少”,巴以斡旋、伊拉克撤军均成败笔,伊朗核谈判成为其仅存外交硕果。当前,美国认定鲁哈尼“可打交道”,是缓和伊核问题最佳人选,因此对核谈投入甚巨,希望借核谈判缓解外交困境。据悉,伊核谈判已解决95%问题,美国当然不忍心前功尽弃,放弃谈判解决问题这条路。

另一方面,美国也并不愿真心解决伊核问题。美国一直将伊朗视为威胁其中东利益的心腹大患,并将伊核问题视为拉拢国际社会、共同围堵和遏制伊朗的主要抓手。对美国来说,“施压”是手段,“促变”才是目的。目前,严厉经济制裁已经对伊朗经济造成很大伤害,并导致相对温和的鲁哈尼上台,外交政策也出现“向西看”迹象。但截至目前,伊朗的政治结构、国家战略方向并未根本动摇,换言之,伊朗现行变革仍未达到美国预期。而当前“边谈判边制裁”的态势,明显对美国实现利益最大化更为有利。因此美国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伊核牌”,反而可能“稳坐钓鱼船”,以拖延迫伊更大让步。2014年8月29日,就在伊核谈判热络之际,美国政府宣布加大对伊朗25家公司和个人制裁,这明显是火上浇油、不想解决问题的节奏。尤其在今年11月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后,国内反对核谈的强硬派势力大增,奥巴马政府对伊让步空间越来越小。

长远看,伊核谈判进程“破冰不易,融冰更难”。核谈判越到最后,留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国内强硬派掣肘也越明显,导致谈判实现突破的难度越大。

(田文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反家暴细分家暴类型 专家称只回复“哦”算家暴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公开(组图)

安徽男子冒充画家性侵25名女子被执行死刑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