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9 00:02:00|来源:红网|字号:
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11月28日《北京晨报》)
从“雷人”到“给力”再到“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网络流行语以排山倒海之势从虚拟的赛博空间席卷到了现实社会。如今,人们之间交流对话,如果不夹杂点网络词汇甚至会觉得有点不自在。此次,广电总局向拥有如此深厚“群众基础”的网络语言“开刀”,恐易引发众怒。果不其然,禁止新闻、广告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消息一出,立刻引来网友竭力反对。
然而,笔者却欲“冒天下之大不韪”,替广电总局的禁令叫声好。
网络流行语的确火了。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式发展,它似乎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主流用语。但,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得失不能仅仅以它的普及或流行程度为标准,否则就成了马赫主义。事实上,无论是为文化多样性计,还是为民众话语权计,对于网络语言——只要它保持小众化、网络化的特征——笔者并不反对。但是现实图景却不禁让笔者担心:网络语言越发脱离网络的外衣,成为了现实生活中流行,甚至是主流的话语。大众媒体对它的广泛使用就是一个明证。
但是,网络流行语的本质决定了它无法担负起主流文化所需担负的重任。从法国学者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来看,网络语汇其实就是新兴的网络公民对于传统话语的解构。由于网络浓厚的去中心化色彩,使得这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对于传统的解构,天然地带有戏谑色彩。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一下这些所谓的网络语言,有哪一个不是对传统语言和文化的曲解、变形呢?
如果这些语言只是小众化的文化狂欢,其实也无伤大雅。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网络语言已经越发告别小众化、网络化,几乎成了每一个人的口头禅;而面向广大受众进行信息、文化传播的大众媒体也将这些网络热词视作新闻、广告必不可少的调料,乃至主料,大肆加以运用;社会上更有些人把网络语言视作“解救”日益凋敝的传统文化的“良药”。凡此种种,无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著名的传播学者、媒介环境学派的开创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警示美国人不要在电视所营造的泛娱乐化环境中消解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如今,我们似乎也应该发出警示:人们不要在网络流行语所营造的解构传统文化的狂欢中忘记了文化的继承与理性的思辨。就让此次广电总局的禁令作为我们重新审视网络语言的开端。
文/夏守智
网络语言,马赫主义,网络流行语,广电总局,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