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英媒: “马桶文明革命”是中国真正构成革命的东西

2014-12-11 09:22:00|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便壶历史被冲走了 从外面看,它像一个艺术画廊,其实这是一个马桶展览室,是西班牙乐家卫浴介绍给上海居民的。

  讽刺中国的金色抽水马桶,视其为文明堕落的象征。这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但我看到的却是别的。因为发展总是离不开此类日常私密之事:厕所是在半个足球场之外,还是就在卧室边?是散发臭气还是静静地蓄水?会不会自动打开,播放音乐,让人坐在热乎乎的表面,舒适地交易股票?正经的专家们阴郁地谈论法治和普选、地下银行和债务违约,而我更愿意讲述关于厕所的故事。

  2008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生活。当时大陆的厕所明显说明这是个“发展中国家”。我坐火车到中国养女格蕾丝的家乡,车厢厕所的臭气熏得我吃不下饭。但很快情况就开始变了。火车没了臭味,预制式不锈钢马桶出现在崭新的车厢内,还有工作人员定时冲洗。

  在我的住处不远有一条“嘘嘘路”——这是我对一条巷弄的戏称。每天有几十名上海的哥在附近的饺子馆吃过饭后,跑到那里方便。因为恶臭,一开始我差点不愿搬到那一带。后来的一天早上,一座新的公立厕所出现在“嘘嘘路”上。该厕所每天早晨5时到晚上10时有一名政府保洁员值守,负责保证其散发的气味像瑞士草地一样。

  连高速公路服务区都为这场厕所“起义”贡献了一份力量。2011年在中国东部一条最新的高速路上,坐长途大巴的我下来走进一个厕所,结果发现里面只有一条长长的瓷砖水槽,供所有需要的女性使用。但上个月,与家人再次行驶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时,我发现厕所装配了带门的隔间,甚至还提供厕纸。

  回到乐家的马桶展览室,市场营销经理裴杰表示,私人顾客购买抽水马桶的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5年前,顾客进来会问,‘哪种马桶最贵’。”他说,现在不会这样了,中国顾客在购买前,喜欢在马桶上坐20分钟,“确保不伤腿部”。但他们买马桶都要花上20分钟(以及多达3万元人民币)的事实,本身就是好消息。只有那些不再担心温饱的人,才有工夫操心买金色的马桶。

  所以,说我幼稚也罢,说它不值得专家破费笔墨也罢,但这正是真正构成革命的东西。在我待在上海的6年多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场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的变革,它发生在抽水马桶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只是琐细之事。但这是重要的琐细之事。

(责编:王书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厕所 发展中国家 嘘嘘路 起义 金融时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法国官员回应薄熙来在法别墅处理情况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昆明“蟒蛇少年”与25条蛇同居10年(组图)

刘铁男案今宣判 其情妇遭生命威胁后举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