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商务部公布了《201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正式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企业只需凭出口合同即可申领出口许可证。此前,世贸组织在有关中国稀土出口的争端中曾支持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诉讼要求,裁定中国的稀土出口管理措施违反规则,并违背了中国加入WTO时承诺。毋庸置疑,此番我国取消稀土出口配额管理是对世贸组织裁决的正面回应,以贸易大国乃至贸易强国应有的姿态维护了世贸组织的权威性。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2年发表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凭借占全世界约23%的储量承担了世界90%的市场供应量。尽管长期以来我国对稀土出口贸易进行配额管理,但近年来的配额数量大于实际出口数量,因此稀土出口的配额管理制度事实上处于“虚置”状态。与其让其他国家拿“虚置”的配额管理制度做文章,在此时我国对世贸组织的裁决加以正面回应确为明智之举。
当初我国针对稀土出口进行配额管理,表面看来是为防止稀土在国际市场上仅卖出黄土价,但究其初衷还是为了使稀土出口顺应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出口稀土资源的背后是对稀土资源的盲目过量开采,并引起了地表植被损坏、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务院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解决非法开采问题,对稀土的无序出口说“不”。虽然配额导致了我们与欧美日间的贸易争端,但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打稀土仗,而是算稀土帐。要放宽视野,不仅要看出口稀土能多卖几个钱,而更要看如何能使之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
随着对稀土出口配额限制的取消,短期看来我国与欧美日之间的稀土仗可能告一段落。然而,在利益驱动下,许多地方政府对稀土资源的滥采滥挖还是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因此,长远来看,中国更多要考虑如何算好自己的稀土账,将规范稀土行业发展的着力点从贸易环节转向开采环节。在经济新常态下,将来的中国不会再以GDP论英雄,地方政府在规范稀土开采秩序方面也应进一步加大力度。
对于从打稀土仗转向算稀土账,或许有人会认为是阿Q式的自我宽慰。值得欣慰的是,迄今为止我国在规范国内稀土资源开采秩序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如提高了稀土开采行业的准入门槛,强化了对稀土资源开发方面的税收管理,加大了稀土行业重组力度等诸多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规范稀土秩序方面,阿Q这顶帽子目前还戴不到中国头上。
当然,算好稀土帐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规范稀土开采秩序并不能一限了之。据了解,我国国内使用一个单位稀土所创造的产值不足日本同行的一半。这就需要重视国内稀土下游产业的承压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延长下游产业链条。多算稀土账,少打稀土仗,方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刘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