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税负水平到底高不高?

2015-02-05 08:16:5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由此看来,中国减税的空间巨大。但是,大部分专家都指出近期内大规模减税的空间很小,主要原因是这两年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亦随之下滑。

510083bbc29f8.jpg

中国的税负水平到底高不高?这是一个历久弥新,而又很容易牵扯各方感情的话题。

各方观点打架,其实也不难理解,各方,尤其是征税方当然不愿承认自己收了过多的税。抛开这些争议,用国际通用的总财政收入/GDP比值判断,其实是个对小学生都太简单的计算题。高或不高,一算便知。

唯一吊诡的地方是财政收入“口径”的判断。官方喜欢用窄口径,即一般财政收入;而学术界一般采用宽口径,即一般财政收入加政府基金收入加社保基金收入。平心而论,后两项没道理不算进总收入,一是不管是税收,还是社保,还是土地出让金,最后都变成政府可支配的财力(而且在中国后两项已大到不可忽略),而且最后统统都是居民买单(土地出让金被开发商转化进房价,其实还是百姓买单);二是国际比较的话大多数其他国家用宽口径。

刚刚出炉的2014年的GDP和财政收入给了我们最新的数据支持。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小学的算术题吧。

2014年中国GDP为63.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万亿元,收入/GDP比率为22%。对比跟我国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这一比例确实不算高。世界银行认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最佳税负水平是23%,这样看来我国的水平几近于恰到好处。

但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只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各项行政性收费在内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去年达到5.4万亿,而其中光土地出让金就达4.26万亿(这么大块收入怎么能不算呢?)。再加入预算内的3.76万亿社保基金收入,去年政府宽口径收入达到23.2万亿元,摊以总人口数人均1.69万元,占GDP比率达到36.5%——这意味着每100元的财富创造有36块5毛钱进了政府口袋。

这一比例高不高呢?我们来看看美国,这个我们最爱做比的国家。笔者能找到的最近的数字是2010年,总政府收入占当年GDP24.8%。 平心而论,美国是发达国家里税负水平公认较低的国家。一个更靠谱的数据是在除去美国的OECD国家中,平均税负水平2010年是33.4%。

由此看来,中国减税的空间巨大。但是,大部分专家都指出近期内大规模减税的空间很小,主要原因是这两年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亦随之下滑——去年财政8.6%的一般财政收入增长创了23年的新低。在这种情况下减税,财政支出随之缩减,对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笔者同意这一判断,但问题是,前几年财政收入每年20%以上飞涨时我们干了什么呢?有学者估算,2011年我国的宏观税负是36.1%,这几年没继续涨,但也并未下降。

许多有识之士已指出中国的税负问题不仅是规模,更重要的还是结构问题。以流转税为主的税负结构意味着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能力很弱,而主要税种在商品生产、物流、销售环节征收,在销售时亦不像大多数发达国家那样明码标出售价中含税多少,意味着消费者每天都在缴纳大量税收,却浑然不觉,不利于纳税人意识的培养。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已明确要以“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为改革方向。2月3日刚刚在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将为个人编制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税号”。这将成为税收结构改革的基础。

税收的结构性调整必然涉及具体税种的变化。按三中全会“稳定税负”的精神,假如一直在酝酿中的房地产税要出台,那么间接税如增值税要减。否则只有増项没有减项,岂不是越改税负越重?值得注意的是,税收的结构性调整也应考虑隐性税负。比如,既然要征房地产税,将来变成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出让金”是否可休矣?

具体怎么做难以三言两语道尽。但笔者认为总的思路应是“降低间接税,提高直接税”,更好发挥税收调节贫富的作用。

(郑阳鹏,中国日报记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