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重罚高通,打掉垄断企业的“任性”

海外网 2015-02-11 07:06:44

6-150210163621E4.jpg

60.88亿元,这是国家发改委给美国高通公司开出巨额罚单。也许乍听这个数字颇感其数额之巨,不过,这笔钱只相当于高通在中国市场2013年销售额的8%,足显这家跨国公司的能量。

此举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来我们这儿赚钱可以,别那么过分,有钱也别那么任性,更不能卡我们企业的脖子。

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高通的产品是硬通货,三星、中兴等手机厂商都要依赖高通的基带芯片。一部手机,玻璃可以次点儿,像素可以低点儿,后壳可以粗点儿,但基带芯片是核心部件,离了它,手机就用不了了。而美国的高通公司就在这个领域掌握了核心科技。

因此,高通在中国市场形成了事实上的支配地位,也就是垄断。结果,就开始店大欺客了。怎么欺?不公平高价许可费、免费反许可、对过期专利收费、捆绑许可、捆绑销售等等,说白了,就是既然你只能来我家买,价钱我定,甭管是不是该收这么多;卖给你啥部件也是我定,甭管是不是包括这些东西;你想买马桶,我还得搭售一套浴霸,你还不能说不要……

就这么任性,就这么傲慢。按理说,消费者的权益,这些西方的大企业应该更尊重啊。但桔逾淮而为枳也好,被市场惯坏了也罢,这些曾经嘲笑中国诚信匮乏的西方大牌,自己的“诚信”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有什么办法治治这种病?中国被压制企业的靠山何在?

这次发改委重拳之下,彰显出中国政府的决心和路径。一方面,坚决打掉这些跨国公司的任性和傲慢,一方面,按照法律步骤,仔细收集证据,在长达14个月的调查期中,耐心与之周旋,最终迫使高通的姿态从自我感觉良好,变为老老实实受罚。

重罚高通,作为2015年第一桩反垄断案件,对今后市场竞争的规范,有深远的影响。也可以说,其对电子通信行业的规诫意义,远不如其对整个中国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重塑性更大。通过拿高通“祭旗”,我们向世界宣示,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企业,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企业,只要在中国发展业务,就必须遵纪守法,否则重罚不贷。

而对于市场经济的监管方面,必须明确一点,要想保护自身权益,唯有加强监管一途,让它们因为“得罪”了需求方而付出高昂的代价,才有可能就范。公理和正义是自己争取来的。

当然,无论怎么说,诚信仍然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不管这企业有多大来头,不能跳出这个基本原则。如果非要挑战中国监管方的耐心,非要继续任性和傲慢下去,再风光的企业、再牛气的大牌,也会有盛极而衰的那一天。

最后要说的是,事情到此并没完。孩子打架输了,大人出面帮忙讨回公道是应该的,但最终还是得帮助自己的孩子尽快强壮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熊建,人民日报记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邱天人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