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哪一顿饭的重要性能与年夜饭相媲美。年夜饭关键词的更迭更是伴随着“饺子”,陪同你我见证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以前的年夜饭是什么?就是饺子,就这,还引申出一句:好吃不过饺子云云。看过《白毛女》的朋友,除了喜儿、头绳,应该还会记住那没包成饺子的二斤面。
随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大鱼大肉,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或许有个菜包子,还不好意思端上年夜饭的餐桌。由稀缺到丰富,当然,这种补偿式的吃法也带来了系列社会争议。
现如今,人们过年餐桌上的菜品不再求多、求全,重新简单起来的菜品,已非昔日阿蒙,精致、营养、健康要素俱全。
年夜饭的内容变迁,如同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钟摆式的折腾,远远不如平平淡淡有滋有味。
年夜饭的永恒关键词:庆贺、团圆、乡愁。老子认为,有无相生。有变化,就有永恒。据专家考证,年夜饭从汉朝就开吃,能一直延续至今,自然其中有精神与文化内涵。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一年猎获颇丰的称之为“年成”,欠一屁股债还不了的自然也就是“年关”。本来,“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收成。可见,年夜饭有在年末庆贺压轴戏的意思。如今,年终奖的花法估计也成为一家人过年的话题。
团圆的由来则可追本溯源。“年夜饭”这个词,据考证,最早出现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文人顾禄的《清嘉录》中:“除夕夜,家家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话,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
现代社会是流动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家乡慢慢地变成了记忆与符号。莼菜、鲈鱼之思,已经不再是晋代张翰的专利。越鸟巢南枝,胡马依北风,有时,对家乡的思念也许就是一抔土、一杯水、一顿家乡风味的饭。年夜饭,对游子来说,吃的不是饭,是乡愁。
责编:栾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