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评外评】外媒谈经济新常态:7%增长也是令人艳羡

2015-03-06 06:46:27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20120713114126200.jpg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变化以及增长方式转型,仍是国内外媒体聚焦的核心话题。

经济增长目标虽降低但仍值得艳羡

2014年度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而最终的实际增长数据定格在7.4%。尽管可以算是基本完成目标,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新一年的增长,一直持谨慎态度,其中也不乏唱衰的声音。

《华尔街日报》在早些时候就说:“今年,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数字: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设定为7.0%左右。这一目标看上去并不太高,低于上一年度的目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出现“新常态”提法下制定的首个经济增速目标。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的消息题为“定义新常态”。文章指出,此前“新常态”被解释为(相比以前)更低的经济增长和更加有力的改革,而李克强总理通过新的增长目标设定,将这一概念具体化了。韩联社同样认为,7%的增长目标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时代现状。

《经济学人》并未评论这一目标本身。但彭博社认为,即使是7%,放眼全球也是令人艳羡的高增速。此前,知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法国分公司经济学家让·保罗·贝特贝兹也曾提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只是相对于过去超高速增长而言,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速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前几天就曾发文《无需高估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相比之下,《华尔街日报》更保守一些,称在当前内需疲软且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之际,中国政府提出的7%增速目标符合普遍预期。而其中文网则总结称,李克强在报告中强调了“‘新常态’是指经济增长放缓而非缓慢增长”。

“新常态”下,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是关键

如《经济学人》所言,“新常态”包括了更低的经济增长和更加有力的改革。现在经济增速目标已经降低,改革就更需要同步推进。根据彭博社的解读,要缓解地方公共债务、抑制过剩的工业产能,并治理环境污染,必须让速度慢下来。

日经中文网报道称,中国不再勉为其难地追求高增长,而是力争通过经济改革实现转向稳定增长的软着陆。而《金融时报》则表示,“中国决策者正试图摆脱信贷驱动的投资型增长模式,建立由国内消费驱动的、更加平衡的增长模式。”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报道指出,中国政府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内需和服务业拉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指出,随着改革的推进,当下中国只需以更低增速就能创造同样数量的岗位。这要归功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的迅速扩张——尤其是旅游业、电子商务和物流业,以及医疗健康产业。在2013年首度超越工业以来,服务业去年增长了8.1%,现在占中国GDP的比重为48.2%;工业增速为7.3%,占GDP的比重为42.6%。据高路易表述,2013年,有2.96亿人从事服务领域工作,同期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为2.32亿人。

改革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话题刚刚成为国内舆论焦点,自然不会被外媒放过。美国《商业时报》报道,中国政府将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案,着力治理产能严重过剩的污染工业部门。路透社注意到,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政府将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排污等行为,这些违规者须付出沉重代价。

总的来说,由于其经济体量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增长状况不可避免地频频受到世界关注。对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大多数国外媒体并不意外地并不悲观。如美联社文章所说,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共产党将带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朝向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前进。(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关键词:李克强,常态,工作报告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