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今年两会注定让人念念不忘

海外网 2015-03-16 10:21:07

t016f8e5374ff943677.jpg

今年的全国两会,已经曲终人散,但余音绕梁,令人回味。这是一次注定被人念念不忘的两会,若干年后,我们仍将想起它的风云,体会到它的风光。

它的贡献在于通过修辞学丰富大众话语。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新提法:互联网+,创客,中国制造2025……不只具有修辞学上的意义,还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接地气、鲜活生动。再比如“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将哲学与政治学相接洽,又融入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了“权力不可乱作为,也不可不作为”的鲜明立场。

它的贡献在于确定法治坐标。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被称为“管法的法”、“小宪法”,也被誉为法律的“度量衡”。此次修改立法法,别有洞天,无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还是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乃至加强备案审查,都真正注解何谓“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它的贡献在于将“四个全面”擦得锃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如果说此前只是理论层次的阐释,那么此次两会将其全面而精准铺陈。这次两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的首次盛会,两会的万千气象几乎全与四个全面相勾勒。

从政府工作报道,到政协、人大报告,再到“两高”报告;从七常委下团,到代表委员热议,所有纷呈的精彩表达,所有的勾勒与描绘,所有的逻辑主线,全是围绕“四个全面”展开,或者与“四个全面”有关。“四个全面”如何才能实现得更有成色,这次两会是一个绚烂起点。

它的贡献还在于跳出了反腐“俗套”。坊间一再流传一种说法,全国两会期间一般不打虎,免得冲淡两会主题。这一说法已被现实所否决,短短十余天时间,中纪委已打落四只“虎”,可谓史无前例。先是3月3日、11日的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栗智,接着是两会闭幕后“秒杀”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和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以至于有人调侃“散会之后,仇和请留下”。

反腐不是“逗你玩”,也不是止于治标。张德江委员长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在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当中,明确提出今年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修订行政监察法。反腐立法,意义深远,无需赘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称,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反腐,治标治本,才能真正实现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此外,在两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最“强”音也倍受好评。比如,“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不是剪指甲而是割腕”、“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都让人过耳不忘。这种表达不只是宣示,而是施政思路的形象传达,是治国理念的生动传递。

曾有人总结,两会正改变或将改变我们什么,这种总结十分有益。我们关心两会,不是把它当成秀场,也不是只看热闹,而是因为两会与我们有关,与国家有关,便希望通过两会改变些什么。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作壁上观。认可两会,并通过这种集体认可而点燃我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在“四个全面”的引导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也许我们将迎来一个前途无量的社会、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

(王石川,央视评论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