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舰艇──“出云号”开始服役。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借机炒作,认为“出云号”的设计和使用是为了遏制中国,以强化对中国潜艇的警戒监视能力。对此,不禁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中日关系出现明显转圜,之前中止的部分双边协商及多边协商亦在陆续启动。这一良好的局面实属来之不易,需要加倍珍惜。尽管两国的多数学者对2015年中日关系的走势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日关系一定会转危为安,仍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合作应对。鉴于此,日本右翼势力若继续挑衅,“拨弄”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最终很可能再度危及中日关系的发展大局。对此,各方有识之士应引起足够重视。
另一方面,这一事件的发生折射出多条重要信息,需要加以重视。
第一,安倍政府的“军事扩张计划”已取得“重大进展”。众所周知,自2012年末上台以来,安倍政府始终强调“强军路线”的重要性,并不断修改相关法律,为日本的“军事走出去”创造条件。具体而言,安倍政府制定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以及为期五年的“日本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修改了“武器出口与三原则”(现已改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甚至借助内阁决议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安倍政府一系列的动作表明,日本的军事发展逐步由后台转向前台,而“出云号”的服役可视为“战略性的突破”。
第二,日本保守势力对中国存有严重的戒备心理。在日本国内,炒作中国问题已是“习以为常”的政治手法,这不仅为保守势力创造了生存所需的政治空间,也为他们所鼓吹的“军事扩张计划”赢得了市场。受其影响,2015年度超过5万亿日元的防卫预算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日本国会的批准。这不仅创造了日本防卫预算的新高,也是安倍政府执政以来连续第三年的防卫预算增长。不仅如此,保守势力仍不断引导社会舆论的关注点聚焦于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并千方百计地加以放大、抹黑,从而为其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添油加醋。这一做法是极为错误的,也是极不理智的。
第三,中日关系的发展需要摒弃零和思维模式。中国和日本同是东亚地区的大国,也是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国家,双方的共同努力有利于彼此的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换句话说,发展好中日关系需要有大局观、整体观。中国并没有对“出云号”服役做过多解读,日本也无需对中国做过多猜想,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隔阂。
(陈友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博士,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