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公投
超过60%的希腊民众以全民公投的“民主”方式,拒绝了欧元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债权人提出的救助——改革方案。在希腊政府已经发生债务违约的背景下,这一公投结果意味着如果欧元区和欧盟想要继续挽留希腊,就不得不重开谈判。欧盟到了必须做出妥协或决断的时刻。
希腊举行全民公投的背景是,此前希腊政府与国际债权人之间有关继续实施救助的谈判久拖不决、陷入僵局。在欧元区宣布中止谈判后,希腊齐普拉斯政府为增加博弈筹码并转移矛盾、稳固其国内政治地位,祭出了“全民公决”这一“民主利器”。这一利用民意向国际债权人施压、博取谈判筹码的做法,暂时将球踢回了欧盟和欧元区一边,齐普拉斯政府在政治上赢得了喘息之机。但希腊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其当前的金融和经济状况不可持续。由于国际债权人已停止提供援助,希腊银行资金近于枯竭,政府不得不实施资本管制,经济活动、民众生活都受到极大影响。如果未能如希腊政府所希望的那样与国际债权人重开谈判,希腊出现金融破产乃至发生社会动荡的风险极大。鉴于此,希腊政府提出了在48小时内重开谈判并达成协议的“愿望”。
对欧盟和欧元区国家来说,不得不在对希腊公投这一“民主”后果表示“尊重”后,急于找到化解危机的办法。即将举行的欧元区领导人紧急会议首先需要决定的是,要不要和希腊方面重开谈判?尽管在公投压力下重开谈判有向希腊妥协的“道德风险”,但与希腊退出的风险相比,重开谈判还是值得一试的选择。其次,还要看希腊方面能够拿出什么样的谈判方案来。如果希腊仍然坚持原有方案甚至在公投结果的“鼓舞”下更加强硬,欧盟和欧元区面临的道德风险会大大增加。到时候“抛弃希腊”就会成为被认真考虑的选项。但目前双方仍有妥协空间,国际债权人减少对希腊政府的直接干预,实行债务延期、减记乃至部分免除都可以成为双方讨价还价的内容。
李克强总理在前不久对欧盟的访问中表达了“希望希腊继续留在欧盟和欧元区”的愿望。中国是希腊债务危机的利益攸关方,不仅持有希腊国债并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对希腊实施了救助,而且也有包括在比雷埃夫斯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因此,中方不希望局势向希腊违约进而退盟的方向演变,也不愿看到希腊出现金融破产、经济崩盘甚至社会动荡的局面,这既不利于希腊和欧洲,也有损于中国对希腊、对欧洲经济投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中方仍寄望于希腊和欧盟国家能在最后时刻抛弃成见、达成共识。当然,我们也应当为双方关系的破裂和重组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刘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