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金台2号】国企改革,从“管资本”入手

海外网 2015-09-15 06:31:51

t0145c3f9fb3d33a730.jpg

上周日,期待已久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正式公开。刚刚公布,不少朋友就发来微信:“怎么看这次的国企改革意见?”惊讶之余一想,总不会大家都提前拿到了文件吧?仔细一问,原来大家都头痛“文件体”,别说万字有余的大块头的文件,就连国资委主任张毅的解读,对不少人而言,读起来也颇有难度。难的不是别的,是文字太“硬”了。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合在一起就只有“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感慨了。

其实,洋洋洒洒一万多字,最关键的无非是这三个字——“管资本”。这三个字决定了国有企业究竟改什么、怎么改、往哪个方向改。可以说,是整个文件的灵魂。

从这三个字入手,《意见》所要改变的,除了让国有企业走向市场,走向竞争,更重要的便是要改变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目前管理体系而言,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在中央是国务院,在地方是各级政府。实际是全民所有。但是,出资人并不负责具体的运营和管理。管理者是各级国资委,运营是国有企业经营团队。

问题就出在这里。对于各级国资委而言,是代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所谓的管理,既有人事、财务的管理,也有经营业绩的考核。换言之,就要管人事,也要管财务,更要管资产,是一个标准的“婆婆”,啥事都要负责。但是,国资委并不负责具体的运营,也不负责具体的投资决策。投资失误了,国资委要负责;国有资产流失了,国资委有领导责任。

有责任就会有压力,国资委就不得不干预国有企业的运营。于是,不少国有企业就面临一个尴尬:明明这个决策并不符合企业利益,但就是要作这一决策,因为这是国资委要求的。当然,假如这个决策并没造成特别大的损失,还好说,关键是一旦有了相互干预的先例,国有企业的投资就有了操作空间。十八大以来的国企反腐也一再证明,正是这样的体制,让不少人有了鲸吞国有资产的可能,甚至是变国有资产为个人家产,进行利益输送。由此,管理体制,不得不改。

所以说,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改变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而改体制的核心,是改革国资委的管理。也就是上面所强调的,从什么都管变为“管资本”为主。

这样一种转变,使得国资委在本质上,将成为代表“出资人”的“投资人”。也就是说,国资委将成为投资集团,或者在其下面成立投资集团,作为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国资委只负责提名董事,而不负责国有企业具体的管理人选。具体的运营,则由企业内部负责。从而,运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分属不同的主体。《意见》言外之意,便是将国资委的功能改造成为投资者,将国资委和国有企业的关系改造为投资人和运营人的关系。这样的改革思路,多少借鉴了中央汇金和新加坡“淡马锡”的管理模式。

当然,对于国资委而言,这并不等于“削权”。恰恰相反,是“放活”。这样一种改革,意味着国资委有更多的施展拳脚的空间,无论是对国资委而言,还是国有企业而言,都是一种解放。

从大家更加关心的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这个角度而言,“管资本”的第二层意义,便是通过资本运作,将产能合并。所谓产能的合并,是说在过剩产能高企的情况下,国内已经无法消化这么多能量,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对外输出产能。我们这么剩余,但是别的地方有需求,对外输出,便能实现平衡。这是国企改革的第二个目的。不过,这也需要细分。对于本身在国际上就有一定优势的国企而言,合并的意义,在于减少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强强联合,增强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其他国企而言,兼并重组,更多的意义则在于合并产能,打包输出。

相对来说,第一点对于国有企业的意义更为重要。这样的管理模式,意味着大部分国有企业即使“含着金钥匙”出生,也需要投身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与其他市场化企业竞争。温室中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也跑不出千里马,市场竞争才是活力之源。改革国资管理体制,目的还是让国企在市场中迸发活力。(文/林亦辰)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