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离国际主流学术舞台还有多远

2015-10-10 06:56:5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科研学术领域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评价机制难辞其咎。

屠呦呦

从东晋葛洪语焉不详的“青蒿一握”,到屠呦呦“从7个大缸中提炼出青蒿素”,再到“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被挽救”…… 过去几天,国人被这个跨越时空的信息链条所激奋动容,而点燃导火索的正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屠呦呦。10月8日,屠呦呦首次公开露面出席庆功座谈会,她表示希望诺奖之后能够在国内科研领域形成激励机制,“和我们国家综合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激励更多年轻同志在高领域来创新,推动国家的进步”。

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消息公布后,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新开端”,随后,一些讨论开始指向国内学术评价机制中的各种问题。这些年,中国的科研学术领域充斥着一股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有人弄虚作假,有人为追求论文数量而不管质量、效果,结果造成虽然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连年递增,但就是缺乏能开辟新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

科研学术领域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评价机制难辞其咎。比如,申请个科研项目,程序繁琐、考核频繁,导致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申请项目、应付检查上;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许多单位还把论文与奖金、晋升等挂钩。有这样的指挥棒,怎么会让人安心学术?

这次让不少人义愤填膺的是,屠呦呦能拿诺贝尔奖,却成不了院士。在中国,能够成为院士,可以看作是对学术科研人员的最高评价。这一讽刺对比也恰恰说明这个机制有不小的问题。

做个极端一点的分类,在当前科研领域,或许有两类人。一类包括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水稻的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李爱珍、经常批评中国科技体制弊端的饶毅、不善交际比较直率不会拍马的屠呦呦——有的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的人成了外国的院士,有的人拿了诺贝尔奖了,可院士大门不向他们敞开。

另一类包括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

这样的吊诡,恐怕也是出自扭曲的学术评价机制。不过,我们责之深、恨之切的目的,不是全盘否定了事,而是希望它好起来。目前国内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改进,但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儿,真正的科研尚且要板凳坐得十年冷,更何况涉及面广的科研机制?况且这种机制背后还有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这是全能政府、计划经济在科研学术领域的遗毒,不从根子上清除,我们的人才还会汲汲于虚名难以自拔。

事实上,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改革步伐从未停止。比如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

总之,中国的科研评价机制有弊端,说破产是崽卖爷田心不痛,只有各界在认识上趋于一致,讨论上全面放开,实践上鼓励先行,政策上及时更新,才能试探出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扎扎实实地提升学术生产力,中国科研也才能真正走上国际主流学术舞台。

(熊建,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