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英国,受到英国政府和王室的隆重接待,双方签署了据称总价值超过400亿英镑的双边合作协议、意向,并敲定或推动了诸如欣克利角核电站两座反应堆等在内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访问期间及前后,英国首相卡梅伦、外相哈蒙德、财政大臣奥斯本等多次释放暖意,并说出诸如“中英关系进入黄金十年”、“英国愿做中国在西方最佳合作伙伴”等“亲切话语”。
结合此前不顾美国阻挠、带头加入亚投行等行为,一些中外人士认为,英国“突然转向”中国,甚至有部分人士认为英国是在“选边站”。这显然是把问题、也把英国看得太简单了。
首先,英国并非“选边站”,英美关系始终是其外交关系的“内核”,其次则是西方国家间的“自己人”关系。“愿做中国在西方最佳合作伙伴”的叙述看似亲切,实则把这种“内外有别”勾勒得言简意赅。历届英国政府都希望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但前提是不影响与“内核”及“自己人”的关系。
其次,作为外交经验丰富,素有灵活、实用主义和纵横捭阖口碑的老牌国家,英国人历来善于审时度势,有前瞻性地调整其外交战略、政策,并总是“留有后手”。在对华关系历史上,英国是最早派遣正式外交使者前往中国的欧洲国家(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鸦片战争后英国本拟进一步实质性瓜分中国领土,发觉困难重重后便转而扶植在华代理人,成为“同治中兴”期间中国最重要的军火供应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西方大国;在冷战期间,英国是较早向中国提供重要军事技术装备的国家,但也是率先实施全面对华军事禁售的西方国家。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历届政府开始将中国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当成更重要的合作伙伴,以便“对冲危机”。如今我们津津乐道的一系列“大单”,实际上大多早有伏笔。比如,欣克利角核电站反应堆项目,中国的介入始于2013年;被盛传“可能有戏”的中国参与修建英国HS2高铁,早在2012年初就立项,2013年卡梅伦首相访华时就和中国“拉上关系”;而“离岸人民币中心”甚至加入亚投行,也都是酝酿已久、深思熟虑的结果,而绝非“突然转向”。
英国之所以表现出外交和国际关系方面的老练、务实和前瞻性,和其长期高居世界首席强国地位所培养出的判断力、技巧和经验息息相关。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指出,自2004年以来,中国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2004年中英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4亿英镑,占英国总进出口量比重的3.3%,2014年则增至376亿英镑,占比则增至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英国第二大进出口贸易伙伴。从泰晤士水务到“黑出租”再到欣克利角核电站,“黄金十年”间英国经济的中国元素将不断增多,对于这点,老道的英国政治家自然看在眼里。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英国一方面希望借助中国之力帮助自己的经济,另一方面也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国这个富有潜力的市场上获得好的“身位”。哈蒙德外相此前就美国和本国批评人士“英国政府在对华摇尾乞怜”等说法反驳称“英国政府并非天真,而是希望有所收获”;在谈及所谓“对华开放不设防”时直言“英国当然希望中方采取对等措施”。而卡梅伦首相则表示,希望中英间“解锁”超过300亿英镑总值的贸易和投资,并为英国各地带来3900个就业机会。
同样,中国也看到了英国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灵活身段”所带来的“入场方便”。在金融服务、创意产业、IT产业、媒体业和医疗保健产业等方面,英国可以给中国带来许多助益;而英国务实的“不设防姿态”,则有助于中国在贸易、投资等关键领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很显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中英都是一对既讲究礼仪程式、又务实灵活的合作伙伴兼竞争对手,对彼此间的关系看得太浓或太淡,都显得有些“自作多情”。
(陶短房,旅加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