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三五”,中国经济需防范“被赶超”

——十八届五中全会系列解读(三)

2015-10-27 06:44:46来源:海外网
字号:

1444617026832.jpg

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讨论的重点议题之一就是“十三五”规划。对于“十三五”规划我们应该期望什么?笔者认为,是防范“被赶超”。

经历过经济社会发展“起飞”的国家可谓多矣,修成正果跃居发达国家者却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经历过经济社会发展“起飞”的经济体最终都折戟沉沙,要么是在经济增长戛然而止之后陷入长期的“发展停滞”泥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拉美化陷阱”;要么下场更加糟糕,整个社会在经济崩溃与内乱、战争相互增强的震荡之中彻底崩溃,笔者称之为“起飞夭折”。“赶超”不成反而“被赶超”,这是经历过经济社会起飞的后发国家的常态。

自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挑战和“赶超”的压力,中国即使不是迄今表现最佳的国家,至少也是表现最佳者之一。然而,随着中国攀上如今的高度,“起飞夭折”的问题也日益鲜明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在经济方面,中国“被赶超”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目前,全世界经济步入低增长时期,1997—2006年间全球实际GDP年均增长4.0%已成往事,主要竞争对手的经济增速也普遍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强求本国经济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幅,但依旧需要维持必要时重启加速增长的能力,不能“自废武功”。

现在,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在新形势下,中国产业如果不能在增长率较高的市场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就意味着中国产业在全球产业中的“江湖地位”日益下降。

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很单纯,就是“赶超”。现在我们是第一工业大国、第一贸易大国、第二经济大国,虽然还有继续赶超的任务,但另一个任务日益突出,那就是“防范被赶超”。回顾我们赶超的历程,中国这么快就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民勤劳奋发,政府坚强有力,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竞争对手似乎却“自废武功”。比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流行“制造业是夕阳产业”之类的理论,片面主张大力发展服务业,不少国家采纳了这一观点,主动“去工业化”,这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的发展。如今的中国会不会重蹈上述自废武功的做法呢,笔者认为是可能的。现在社会对外贸出口的认识,对投资的认识,以及对某些新兴产业的认识存在偏差,还有对福利的要求,对外援的非议等等,也都形成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是会更上层楼,还是“被赶超”,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占领市场很艰难,但要丢掉却很容易,需要警惕考虑不周的主张和失控的民粹主义毁掉中国经济的前途。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现在尚算温和:消费在温和增长;经济减速,但就业改善,即使到了经济减速迹象已经比较明显的2014年第四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累计工资总额同比增幅仍然高达10.5%;外贸虽然有所萎缩,但与其它贸易大国和竞争对手相比要好得多。我们在本世纪前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外贸年增长率都超过30%,有几年甚至超过40%。虽然要保持这种超高增长率不易,但考虑到“防范被赶超”的需要,我们需要保留在必要时候能强力启动的能力;我们不能自己废掉这种能力,哪怕是备而不用,也不能废掉。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