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塌方式违纪”更需标本兼治

2015-11-25 09:38:1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据中纪委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严肃查处了中国传媒大学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月24日,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对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苏志武等8名党员领导干部违纪问题进行通报,按照程序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11月24日人民网)

官员违纪、腐败出现“塌方式”是近年来出现的反腐新词汇,指的是短期内出现“一窝黑”,一个班子的几名领导干部带头违纪,与个人的违纪腐败相对比,这种腐败、违纪的案件性质更为恶劣,影响更为严重,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破坏了政治生态,更甚者对人民群众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立自觉遵守党纪法规意识,防止拉帮结伙和利益输送等问题。每个领导班子和每名领导干部要对照八项规定,坚决杜绝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发生,用规定的约束来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其他干部面前做表率,带头遵守,带头践行,用实际行动来维护党委政府和个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国传媒大学出现的多名领导干部的“塌方式违纪”,正是作为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学校行政负责人的自我约束力不强,置规定于不顾,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在诱惑和享乐面前没有管好自己,心存侥幸,顶风违纪。教育部党组对中国传媒大学几名领导干部的处分,正是在当前反腐的大形势下,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是给那些在规定面前还不收手的干部以警示,莫伸手、莫违规,不然等待的就是党纪法规的严惩。

杜绝“塌方式违纪”,需要防微杜渐。“塌方式违纪”的出现,需要一个过程,俗话说,冰冻一尺非一日一寒,干部不收手、不收敛,在如此的大形势下依旧顶风违纪,是对规定的执行不重视,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逐步建立伸手必被捉的高压态势,及时遏制住领导干部的违纪苗头。

杜绝“塌方式违纪”,更需治标治本。这种现象的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权力的滥用和监督的缺失,权力得不到约束和监督,往往给违纪腐败滋生“土壤”。就应该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对干部违纪腐败行为的约束,加大对违纪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他们不敢违纪、不想违纪、不能违纪。

杜绝“塌方式违纪”,就要把预防和惩处摆在首要的位置,只有对违纪腐败行为零容忍,让反腐工作没有“休止符”,才能营造更好的政治环境。(叶归根)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