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理论创新,新在哪?

——“2015中国的脚步”系列解读(六)

2015-12-16 06:39:27来源:海外网
字号:

2015年,堪称中国外交理论创新与外交创新之年。在外交理论创新方面,中国继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之后,又相继推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家关系”等理念、理论。

关于构建“中型国际关系”,外交部长王毅曾撰文,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特点、亮点以及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习近平主席总揽世界大势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必将对未来国际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那么,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新在哪?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不再搞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那一套。可以说,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理论,是中国领导人及中国战略界基于当前国际政治现实和中国的外交经验与实践,结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而提出的全新外交理论、理念。

2015年国际战略环境异常复杂:因克里米亚危机影响,美欧俄关系持续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并引起大国结构、大国关系的复杂变化;在中国周边,美国战略东移基本到位,包括其在西太平洋不断加强前沿部署军力、TPP达成框架协议、其与日菲等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明显加强、在南海公开以舰机等武力向中国示威、对中国“施压”等。受此影响,中国与周边某些国家的关系出现变数。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下行,与中国邻近的欧亚板块,包括欧、俄、日及东盟、中东产油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态势普遍不乐观。而在此时,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进入“新常态”阶段,历时30年的高速增长开始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而国际上也有不少人企图“唱衰中国”,中国外交因而面临新的挑战。

但是,在“新型国际关系”理论、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外交在2015年迎难而上,不断战胜各种战略性挑战,取得了新的成就。中俄战略合作关系继续健康发展;包括中英、中法、中德、中意关系在内的中欧关系也保持稳定与积极发展态势;中韩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蜜月期”;中日之间持续两年多的较紧张关系也出现“松动”,其重要标志是11月初中日韩“峰会”得到恢复;中印合作关系在搁置分歧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发展;中美关系虽然竞争面有所上升,但合作仍然是主流,合作面依然大于竞争面,因而中美关系仍然保持总体稳定态势。在周边,尽管因南海争端,中国与菲律宾等某些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中的消极面增大,但中国与周边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都保持积极发展势头,周边总体稳定仍然是大局。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一路一带”构想开始落实到具体实施阶段,并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成效;亚投行也开始运作;2015年中国主场外交活跃,中国领导人也频频出访相关国家,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的主张,“9·3”抗战胜利阅兵更使中国与周边友好国家的合作关系以及中国的国际威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综观世界历史,举凡一国在国力、国势上升时期,都会有外交理论和外交创新,并贡献给世界。奥本海《国际法》风行世界是因为荷兰曾为世界大国;麦金德的“陆权论”和马汉的“海权论”之所以风行世界,也是因为英、美国势上升关成为世界大国。二战后,美国的全球优越地位,更是造就了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这样一些美式外交理论家及其理论创新。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在大国中仍是国力上升最快的。随着中国国势国力的上升,中国的外交理论、国际政治理论方面的创新也会出现高潮。时代呼唤中国的外交创新和外交理论创新,也呼唤中国尽快、尽早、尽可能多地出现外交理论和国际政治理论大师。

(林利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