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坠亡是媒体的道德审判

2016-01-05 09:44:56来源:海外网
字号:

2016年1月1日上午8时许,新年的第一天,一个来自学校的电话打破了陈珍(化名)一家人的平静。当天凌晨,她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就读的妹妹陈佩(化名),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宾馆坠楼,因伤势过重去世。

大二女生陈佩坠楼的新闻成了微博的热点话题,之所以能够引起公众这么强烈的反应,除了事件本身涉及命案之外,更有女大学生、与两男开房、坠亡等极具话题性的关键词在其中增力。微博的高热度,源于媒体和公众对于此事的高关注度,坦白来说,有多少人一看到新闻标题就把女生“直接判刑”了呢?毫不客气的说,女大学生与人开房坠亡的事件满足了国人所有的道德意淫一点不为过。

事件伊始,公众对于新闻的最初认识就是女生自身行为和道德不检点,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女大学生死亡的原因和所谓的真相,将目光纷纷转向死者本身的作风问题,而非事件本应的真实面目。公众的情绪在集体审视的情况下被激发出来,女大学生成了人们口中的噱头和玩笑谈资,对她个人品格的恶意揣摩被争相效仿,各种无端的猜测成了她可以死亡的理由。之所以会有如此汹涌的恶意猜测,除了人们对于新闻事件价值判断的有些不准确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媒体的价值引导和舆论牵引,这一点从撰写的新闻标题就可见其端倪。

好题一半文,无耻一点说,媒体这次无疑是成功的,只是却是另外一层并不光鲜的成功,成功挑起了一次舆论事件,初看此文者都会被媒体的道德审判所迷惑。媒体不去深究死亡原因,却将女大学生的坠亡与二男开房有机联合起来,并在未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擅自将二者转化为直接的因果关系,无形中就会给人一种女大学生因开房而罪有应得的认知错觉。一个未名事实的女大学生,在不知因何而死的情况下,就被隐隐的指向为“作风不良”和“道德败坏”的道德漩涡,与人开房就成了死有余辜的原罪?

媒体在这起死亡事件中,在巧妙的误导舆论,用极具倾向性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文字将女大学生宣判死刑,暗示品格的不道德和行为的不检点是开房死亡的原因,而这一点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公众全部接收了。事实上,开房或是与谁开房并不是坠亡的罪魁祸首,开房有可能是女大学生成为受害者的潜在诱因之一,但是开房的主动和被动导致的情况也不同。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将女大学生列为主动和两男开房,这显然也不是媒体应有的职业操守,更不是可以拿来赚取眼球的资本。网民的思想经不起这样的侧重引导,

房间里发生了什么,除了死者和两位男同学,旁人无从得知,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没有权利判定别人的品格和行为,更没有擅自判决和批判的理由,在面对充满争议和疑问的事件,媒体的眼中不应该只有情色和下体而罔顾最基本的事实。标题和内容的严重倾向性给了旁观者们肆意发泄的借口,中国人历来喜欢为死人说好话,但显然这次没有,媒体在这样的道德审判中满足了自身的快感,但丧失的不仅是道德底线,更是对新闻价值的亵渎和职业操守的缺失。对于尸骨未寒的死者来说是一种侮辱,对于死者的家人也会造成一种无法磨灭的精神创伤。

面对人们的质疑,媒体对于自己的恶意引导也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悔改诚意,非但没有给出理性的解释,更有混淆视听、借机炒作之意,本是一件应该得到同情的命案,媒体却将女大学生坠亡作为博取眼球、赢得话题的热门微博,如此的戏谑更不该出现在真相缺席之时。

媒体不能宣判一个人的生死,更不能左右一个人的道德,在审判与被审判中,媒体的职业道德被消耗殆尽。(程世杰)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