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逼停动车是一张开给父母的“罚单”

2016-01-06 10:17: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就为了看看碎石被火车碾压后的样子,4名小学生竟通过铁路防护网排水沟钻入铁道线,将碎石放置在铁轨上,导致两列动车被迫紧急停车。其中一列动车车窗玻璃被弹起的碎石击中出现裂纹。(1月4日 《楚天都市报》)

把鞭炮丢到城市窖井盖下面、用医院废弃针头来玩互扎游戏、随意开关商场电梯的按钮……“熊孩子”们令人抓狂的破坏力堪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而“熊孩子”寻求好玩在铁轨上放石子导致逼停两列动车,这事可就不能简单地用童趣和天真来定义。

由于肇事的孩童都不满十四周岁,按照法律规定,不予处罚。对铁路部门造成的损失,他们的监护人将面临着经济赔偿责任。事情仿佛告一段落,但“熊孩子”逼停动车的新闻,在网上大面积铺陈开来。人们对该事件的关注程度,并不仅仅是一起危及公共交通安全的险情突发,更着眼于“熊孩子”们让人气愤又无奈的背后,是否是某种责任的缺失?

铁路部门都会在沿线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普法教育,学校也会履行自己安全教育的应有之义。处于小学生阶段的孩童,出于对动车这种高速引动的大型交通工具,也会从本能上产生退避三舍的畏惧感。不过,“熊孩子”年纪大多集中在3岁至6岁之间,笼统的说教在这个时期不具备太大的效益。相反,因为意识的不全面性在作祟,就容易导致他们对未知的事物进行一次冒险式的探索,从而得到了精神上某种敏感因素的安抚。在铁轨上摆放“疯狂的石头”,就没有意外地成了能让他们欢呼雀跃的由头。

“熊孩子”不以自我为中心,大人细微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是发散的效果。而因他们的无心之失而造成的伤害,却让成人世界不堪重负:划伤小区54辆车、打开消防栓水淹电梯、倒可乐洗钢琴……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但在焦头烂额的背后,那些做父母的,更应该好好反求诸己。

父母的行为举止,更容易在“熊孩子”成型之初就形成有效信息。自己总闯斑马线的红灯,小孩就会收到规则破坏的信息;自己驾驶机动车简单粗暴,小孩就会淡化交通工具的可能伤害性……久而久之,“熊孩子”也就有了逼停动车的“熊胆”。可见,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免不了“熊爸”“熊妈”的影影倬倬。而因逼停动车造成的设备和经济赔偿责任,也应该认同为是一张开给自己的“罚单”。(谢伟锋)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