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中国制造可不是“凤凰男”

2016-02-14 06:44:2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国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成,它是圆珠笔芯,也是航天火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和“共同富裕”的难题,需要先进带后进。

20141126103022581.jpg 

  2月13日,春节7天假期的最后一天。无论你是回家被逼着相亲,还是乐呵呵地带了小女友、小男友一同回家过年,还是大包小包地又从家里拖回一堆爸妈亲手准备的“家乡土特产”,都在这两天,重新回到返城的人流中。

  于是,翠花又变成Tandy,张处又变成小张……

  飞机、高铁、汽车,无论你怎么抱怨人太多、路太堵、票难买,这些年,交通的便捷速度使中国人的7天假期变得更加充裕,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岛叔有很多家住偏远地区的朋友,以前回趟家可费老劲了。爬绿皮车,再转长途车,再转公交车、小摩的,再步行,7天假期生生被挤掉了一半。现在,举个例子,东西南北多个城市间依靠高铁实现半天直达,已经是常态。往往是上午打电话告诉爹妈咱上车了,迈进家门那一会,刚好赶上晚饭。

  这个是几年中,中国人被高铁改变的生活。

  速度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

  就北京来说,如今半日可达的城市已有近60个,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等11个省市,最快的只需30分钟。短短7年时间,从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至今,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连成直线可绕地球3圈,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就在去年,中国共有22条铁路新线开通,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投产新线9000多公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投资在中西部地区。

  相比于中国速度,今年,岛叔一位朋友去了趟墨西哥,从墨西哥城到历史文化小镇瓜纳华托,才370公里,就得坐6、7个小时的巴士,如果有高速,可以省一半的时间,如果有高铁,那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事。可惜,墨西哥为一条高铁项目拉锯多年,至今未能上马。

  想到去年在网上很火的那段短视频,中国的三元桥改造速度让国外网友震惊,这震惊的背后,当然是与自己国家的对比。中国高效率的背后的确有很多问题,但至少把事儿办起来了,总比光扯皮、争斗不干活强得多。至于问题,可以在发展中慢慢摸索解决。

  这是中国改革发展中培养起来的理性主义实用主义

  竞赛

  这些年,中国大力推动本土制造走出去,“高铁外交”成为一个新名片。无论国外怎么攻讦,中国高铁在极短的时间内,能与日本、德国这些传统的高速铁路制造强国站在同一个竞标台上,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

  2015年,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走出去,成绩单挺不错。

  6月18日,中俄就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正式签约。项目规划总里程77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400公里,系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单”。

  9月3日,中国中车在美国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中国铁路装备在美国本土化制造、实现技术输出的序幕。

  9月13日,中美双方签署协议,建设“西部快线高速铁路”。该高铁从拉斯维加斯出发,最终抵达洛杉矶。全长370公里,预算总计127亿美元,拟于2016年9月开工。

  10月16日,中国和印尼达成协议,将共同负责总长约150公里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

  11月13日,中国和老挝的铁路项目正式签约,这是第一个由中方主导投资建设、参与运营,并与国内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全线将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

  12月19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大城府清若克侬火车站举行。该项目是中泰两国政府间直接合作,中国参与投资、修建一条长867公里的双轨标准轨铁路。

  这背后当然有很多国家间的博弈。有些单子辗转反复,不断被舆论炒作。但岛叔还是乐观派,这是中国制造走出去必然要面对的复杂的国外营商和投资环境,吃亏也好、得利也罢,第一步迈出去了,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年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布局世界工厂,也是这样起步的。中国人有经商头脑,很精明,不是舆论想象中的“傻子”。

  制造

  年前,舆论炒作“中国至今生产不出一根圆珠笔芯”,让不少国人震惊。联想到这几年不断炒作的去日本买马桶盖,去国外买护肤品和高档服装等事件,让人觉得,中国传统制造业大国的内里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的确,中国做了几十年的世界工厂,一直处在利益链的低端,为世界生产廉价而大众的消费品。墨西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摆摊卖中国便宜货的小贩,服装、挂历、灯泡、文具等等,看到这些场景,也不知该为中国制造开心还是苍凉。

  像圆珠笔芯、高档布料、优质生活品等,一些核心技术被西方垄断,中国企业可能代工久了,适应了“来料加工”的外贸模式,反正世界市场庞大得很,卖不了A国还有B国,但如果整个世界经济都遭受下滑,消费不动了呢?这几年,外向型的加工企业日子难过得很,而另一方面,中国成倍增长的出境游,游客们抢购的恰恰是made in Japan/Italy/US等国的优质消费品。

  所以,不是没有消费需求,只是供应跟不上需求,所以要供给侧改革。

  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从行业看,如航空航天、大型机械制造、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产业,中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中国能把人送上太空,也能顺利回收火箭,全世界能达到这样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的工程机械设备出口一直跟美国、德国、日本站在同一梯队。全球每卖出10架民用无人机,有7架来自中国,2015年,中国手机品牌囊括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的七个席次,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拿下了海外三分之一的市场,更遑论中国互联网BAT三巨头了。

  所以,中国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成,它是圆珠笔芯,也是航天火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和“共同富裕”的难题,需要先进带后进。

  升级

  从金融危机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策看,改造升级国内的制造业,成为共识。

  比如,美国虽然整体淘汰了一些传统制造业部门(例如家电),但资源却不断向新的产业聚集,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新兴产业领域,美国占全世界的比重其实并不低。日本企业虽然将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转移到国外,但仍然将核心部件的生产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母工厂”保留在国内,以至于在遭受地震和海啸之后,全世界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的供应链都受到影响。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等。这些战略措施中包含的政策具有的共性包括:对新兴产业的补贴和扶持;对前沿技术(未来技术)研发的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竞争环境的优化;对新产品市场的培育;对人才培育的改革。

  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可见,即便是最先进的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而是不断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与升级。因为大家都对一个道理心照不宣:世界强国必然也是制造业强国。

  所以,中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从某种意义上讲,载人航天、隐形战机、航空母舰等仅仅代表我们技术的进步和国力的强盛,倾全国之力不计成本的方式并非制造“业”,也并不反映制造业的真正强大。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亟待革新的体制难题。

  /独孤九段

(本文为“侠客岛”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侠客岛专栏”)

“侠客岛”是以解析时局政局见长的微信公号。关于反腐及其它热点话题,侠客岛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