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没讲完的都在这儿:中国外交都忙了啥

2016-03-08 13:13:1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2015年,中国外交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回顾这一年,干成了5件令国人振奋、让世界瞩目的大事。

126238430_13942493208101n.jpg

海外网编者按】

3月8日上午10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主题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记者会。在本场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就回答现场中外记者的提问进行了回答。而最令人意外的“彩蛋”,莫过于王毅外长首次回答了网友提问。

作为记者会的最后一个问题,网友向外长提问,中国外交有哪些成就?与我们老百姓有和关系?其实,过去的一年,中国致力于拓展全方位外交,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那么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外交又都忙了些什么呢?先别忙找“外交小灵通”,海外网就能给你答案。

2015年,中国外交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回顾这一年,从亚投行正式成立、“习奥会”再次上演,到欧洲大国争做中国好伙伴、中国南海智慧出招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利益,中国外交积极进取、主动出击,干成了5件令国人振奋、让世界瞩目的大事。

----------------------------

1.西方大国捧场、57国加盟,亚投行正式签约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访问东南亚期间提出亚投行概念时,亚洲许多国家反响积极,但一些国家还在处于犹豫观望中。2014年10月,《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签署,亚洲21国响应,但韩国、澳大利亚仍在观望。

从酝酿到筹建,为了推动这个互惠双赢的中国方案取得更大规模、产生更大影响,中国领导人在出访他国中、在会见外国来宾中、在国际场合上,都致力于阐述一个信息:亚投行是开放的,欢迎所有有兴趣的国家积极参与,实现合作共赢。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5年3月,形势出现重大转变。英国不顾美国反对,公开宣布加入亚投行,成为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发达国家。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一直观望的韩国、澳大利亚等,争先恐后加入亚投行。迅猛发展之势头,让世界为之惊呼。截至6月亚投行意向创始国正式签署协定时,亚投行的“朋友圈”壮大至57个国家。

海外网点评:

亚投行“朋友圈”快速扩容,让个别国家抵制亚投行的策略彻底破产,成为2015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有外媒甚至评论:“21世纪的权力正在向中国推移。”亚投行的横空出世,体现了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和接受度,一方面表明中国有能力向全球提供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新秩序构建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2.“习奥会”再次上演,拿下多个关键成果

在习近平2015年的密集出访中,正式访美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9月,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动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亚投行、中国经济、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念等问题的关注,回应杂音、化解心结,有效地打消了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

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加快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美国支持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推动在美国建立人民币交易机制……习近平访美期间,双方在多项重要议题上达成共识,并且通过习奥会晤,中美双方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再确认。

此外,中美双方还在金融、军事、能源、商务、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中方列出的成果清单多达49项。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这是全球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大国才有的合作框架。

海外网点评:

习近平访美,既稳定了中美关系,再次确定了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议事框架,又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折射出中国在塑造中美关系上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积极地参与话语权构建。习近平访美举重若轻,在既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又让对方感到放心、构建双赢的“命运共同体”方面,中国领导人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

3.对欧外交结硕果,欧洲大国争做中国好伙伴

习近平上任主席以来,一直将对欧外交视为外交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以前,习近平已先后7次前往欧洲地区,创造了多个首次,包括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荷兰、8年来首次访问德国、27年来首次访问比利时。高频度密集出访,中国对欧外交在2015年终于结出了惊艳世人的硕果。

2015年3月,英国带头、德法意紧随其后,欧洲多国加入亚投行,吹响了中欧关系升温的序曲。

金秋十月,习近平对英国进行超级国事访问,英国以超高规格迎接习近平来访并宣布,要当中国“在西方的最好伙伴”。紧接着,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密集到访中国。德法大使在《人民日报》联合发文称德法是中国在欧盟的核心伙伴。

一时间,中欧交往可谓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中欧关系飙升至历史新高度,欧洲大国争做中国好伙伴,成为2015年中国外交的又一大亮点。

海外网点评:

如今,欧盟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洲大国争做中国好伙伴,一方面是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巨大“钱景”,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认可。

4.南海交锋,多方博弈,中国智慧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

这一年来,南海风起云涌,交锋激烈。“南海问题”成为2015年中国外交的高频词。中国领导人也利用出访等多个国际场合,阐释南海问题的中国立场,中国原则和中国方法,积极争取国际舆论的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访美前夕,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对南沙部分驻守岛礁进行了相关建设和设施维护,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不应过度解读。

近平访英前夕,再度接受外媒采访。他在谈到南海问题时说,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中国在南海采取的有关行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正当反应。

2015年11月,习近平访问越南,强调中越双方应该以多种方式保持高层交往,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

同时,我国秉持“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态度,加紧强化我在南海主权。2015年以来,我国在南沙群岛部分进驻岛礁上进行建设,未来还将建设包括机场、码头、通信、气象等在内的相关设施。5月在南沙群岛开建两座大型灯塔。6月结束对南沙部分驻守岛礁的陆域吹填。

海外网点评:

南海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南海战略一方面主动出击,稳扎稳打,切实谋求中国在南海的控制权,另一方面积极答疑释惑,分而化之,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争取国际上的理解分。有软有硬,坚定而灵活,可谓充满中国式智慧。

5.“一带一路”巧妙布局,中国理念惠及世界发展

回顾习近平2015年外交行程,布局“一带一路”可谓贯穿始终,几乎每次出访他国、出席国际场合都谈到了“一带一路”。次次谈次次有不同,平常言行间大国章法尽显。

瞄准枢纽国家、关键项目发力。首访巴基斯坦,推动“一带一路”开局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出访白俄罗斯,打通“一带一路”欧洲通道;访问越南,推进“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对接。

抓住重要国家、扩大“一带一路”范围。出席乌法峰会,敲定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访美强调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泛参与;访英表示中英“一带一路”合作大有可为,欢迎英国参与。

利用国际场合介绍进展、“呼朋引伴”。出席印尼亚非领导人会议,为“一带一路”倡议争取更多支持,期间会见6国领导人5提“一带一路”;出席APEC会议,介绍“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进展及其为带来的新机遇。

有点有线有面。在“一带一路”布局不断完善的同时,其建设也已取得积极实质性进展,2015年前7个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总额接近六千亿美元。

海外网点评:

习近平2015年出访足迹遍布亚、欧、非、北美四大洲,八次出访在多个层面齐头并进:既有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也有周边外交的精耕细作,更有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深化拓展,还有多边外交的积极运筹。而所到之处,都成为了中国宣讲“一带一路”的舞台。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稳定周边,沟通世界是习近平出访的战略意图之一,而“一带一路”正是中国经略周边惠及世界的一步好棋。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是中国为自身争取和平稳定发展环境和发展时间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不断寻求各国利益契合点与全球合作公约数,既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也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的一种积极尝试。(整理/王书央)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