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电视问政上的“苍蝇拍”沦为道具

2016-03-29 09:56:2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千万不要让电视问政上的“苍蝇拍”,在节目录制现象是道具,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是一个道具。

3月27日晚,广西南宁市《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现场,面对曝光的公务员上班炒股斗地主、有车一族入住廉租房、盖一次公章“收费”2000元等问题,多名市民嘉宾当场激动抨击指责,其中一名市民还给到场的县委书记们送上“苍蝇拍”,期盼这些官员能严惩腐败以正风纪。

媒体的报道,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激烈的场景,火药十足,发言激烈。到了最后,还有一位观众拿着4个“苍蝇拍”分别送给了4位县委书记。这4位县委书记也表示:回去后一定好好“拍苍蝇”。看到这儿,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激情澎湃。我们为这种激烈的电视问政所感动。

不过,有这样一个问题还是需要好好探究的:这4把“苍蝇拍”究竟是道具还是观众本意?眼下还只是春天,南宁这样的地方也不会热到哪里去,估计苍蝇还没有出现。那么,观众去看电视问政的时候,为何会带着“苍蝇拍”?带着“苍蝇拍”去电视问政现场符合常理吗?你见过有谁出门的时候会带着“苍蝇拍”,而且还是4把?

这只能说明一点,虽然给县委书记送“苍蝇拍”的创意很好,可是依然没有摆脱演戏的成分?也就是说,这个观众可能是提前安排的,送“苍蝇拍”的桥段是事前导演的,而“苍蝇拍”可能是有关部门购买的,更可能的是这些县委书记知道要接受“苍蝇拍”。那么,这么激烈的场面是否也是安排的?是不是也已经排演了好多遍?如果是这样的话,电视问政就大打折扣了。

笔者就是一家基层电视台的编辑。对于这种问政式样的节目还是略有所闻的。我知道一家基层的广播问政,所有内容都是提前安排的,主持人问什么,被问政的单位回答什么,听众何时打进电话以及质问的内容,都是设计好的,而真正的听众是不可能打进来电话的。这样的问政其实就是演戏。而实际上,很多电视问政都有着这样的影子,只不过是演戏的成分占据了多大的比例而已。当观众是选择出来的,问题是提前安排的时候,我们需要质疑的是“激烈的场面”是演出来的,还是真实的?电视问政现场的“苍蝇拍”不值得怀疑吗?

当然,即使电视问政现场的“苍蝇拍”真的是道具,也不是一点意义也没有。最起码这样的创意是新颖的,能够让这些县委书记警醒。不过,千万不要让电视问政上的“苍蝇拍”,在节目录制现象是道具,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是一个道具。

值得反思的还有,其实县委书记的手本来是不该拿“苍蝇拍”的。我们有党纪还有国法,都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如果查处腐败让县委书记说了算,那就不是法治了,而是人治了。反腐倡廉不能依靠县委书记,而是依靠监管部门执行党纪国法,县委书记拿“苍蝇拍”选择权依然在人的手里,而不是党纪国法的手里。(郭元鹏)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