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卡萨布兰卡 摩洛哥还是中国的好伙伴

2016-05-12 10:41:4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战略伙伴关系无疑将加固中摩友谊“巨轮”,中摩各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t01fdbaf48708c4baf1.jpg

【编者按】

5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决定建立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为基础的战略伙伴关系。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摩洛哥王国关于建立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了司法、经贸、能矿、金融、文化、旅游食品安全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提起摩洛哥,想必大家首先想到著名的好莱坞电影《卡萨布兰卡》。自双方国家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后,摩洛哥不只是那个有着“白色房子”与撒哈拉的北非花园,还是与我们共同掌舵友谊“巨轮”的好伙伴。

何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首先需要解释一个名词,什么是战略伙伴关系?正如习近平会见摩洛哥国王时所说,这首先基于两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等原则之上。

据《人民日报》1998年4月刊文称,大国间关系可归纳为3种基本模式,即伙伴关系、结盟关系、非结盟非伙伴关系,中国“伙伴关系”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关系。

“伙伴外交”与西方的“盟友外交”是不同的。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巧荣曾撰文指出,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不同于集团外交、势力范围外交。后两者的合作成员间一般签署具有国际法意义条约,要承担约束力强的责任,并针对某些目标而合作。而中国与伙伴方不签署任何条约,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行为自由。中国“伙伴关系”确立一般以双方元首联合声明为标志,在声明中确定合作领域,还建立交往和磋商机制保障伙伴关系。

中摩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有着北非花园美誉的摩洛哥可以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往来勤。中摩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336年,元代旅行家汪大渊就曾到达摩洛哥丹吉尔地区。10年后,摩洛哥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前后在泉州、广州、杭州和北京等地逗留了3年多。他在《异域奇游胜览》中介绍了古代中国的风土人情,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与欧洲隔直布罗陀海峡而望,是古丝绸之路西端重要的一站。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受到摩洛哥当地人民的青睐,并通过摩洛哥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经过千百年的融合,茶和茶道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摩洛哥的文化血脉。多年来,仅有3000多万人口的摩洛哥稳居中国绿茶第一大进口国,“尚中贵和”的茶文化像无形的纽带,将中摩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指出,摩洛哥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之一。建交58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摩关系持续发展。中摩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双边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两国各领域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QQ图片20160512104853.jpg

中摩人文交流方兴未艾

摩洛哥自然风光旖旎,人文传统独特,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海洋傍左右,两洲在眼底。俯仰天地宽,当惹世无匹。”50多年前,陈毅同志在访问摩洛哥时写下了豪迈诗篇,称赞摩洛哥地理位置优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慕名而来,在卡萨布兰卡感受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浪漫,在非斯、梅克内斯、拉巴特、马拉喀什四大皇城穿越历史,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寄语星空,在热情奔放的大西洋海滨享受阳光。与此同时,“汉语热”在摩洛哥持续升温。设立于拉巴特和卡萨布兰卡的两家孔子学院,为摩洛哥人民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带一路”上亲诚惠容的伙伴

摩洛哥工业贸易投资与数字部部长埃拉拉米称,摩洛哥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充分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王国一直以来都在非洲和世界其他的贸易中发挥桥梁作用。最近,摩洛哥成为了非洲第二大投资国,这证明了我们希望密切参与建设非洲的渴望。要确保“一带一路”的成功,中国必须要依赖强大的非洲伙伴。摩洛哥有很多很有前景的产业,包括农业和食品加工、汽车、航空、纺织服装、电子电器和可再生能源。中国和非洲都在快速发展:中国在努力沿着价值链向上发展,增加研发力量,生产高端产品;非洲将成为下一个全球生产基地。中国一直希望进行这样的转型,它对非洲的计划毫无疑问地获得收获,而且是互利共赢的。

习近平指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在发展道路上的好朋友、好伙伴。我在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了中非“十大合作计划”,2016年年初访问中东地区时,就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一系列合作新举措,目的是实现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共同发展。中方欢迎摩方继续积极参与中非和中阿合作,这也将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战略伙伴关系无疑将加固中摩友谊“巨轮”,中摩各领域合作将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整理/栾雨石)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