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端午文化在传承中迷茫

2016-06-09 10:04:5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我们虽不必为了让端午节变得更像端午节,而强迫着大家放弃主动选择的、大多数人都喜欢的过节方式,但也不该任由传统节日的精髓一去不复返。

又是一年端午到,在这个艾草飘香的日子话端午,给人留下多少节日的畅想。作为特定的民俗符号,它总是在这样的季节被提及,促使人们追忆那一个笃定追逐信仰的投江故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晰的看到端午正在被庸俗为日常假期安排,可以说关于它有厚度的文化传承或只剩下吃粽子、赛龙舟等必要形式之外,再也想不到太多跨越时空的文化背景和底蕴。不必讳言,如今端午节一定程度上的“沦落”,其真实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则逐渐被人们淡忘。

这种“沦落”我们不难看到,人们对端午节关注的焦点大都集中吃什么样的粽子和假期去哪里玩。当“吃”和“游”逐渐成为过节的唯一主题时,从文化脉络顺延方面思考起来,的确有点遗憾。但换个角度想想,这种方式终归是社会每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具有天然的“群众基础”,符合大家的意愿。平日里都忙着上下班和日常琐事,小长假给了大家一个从中解脱出来的机会,阖家老小一起旅旅游,亲朋好友一起聚聚餐,既促进了情感的交流,又是一种放松和娱乐,也没什么不好。但当我们过完长假,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与其它节日除了没吃粽子,似乎已经没啥区别了。在端午节里聚餐旅游虽然挺好,可如果每一个节日翻来覆去都是这一套,时间长了我们会不会渐渐厌烦?当我们感到厌倦时,想要重新拾起传统节日的民俗内容、想要找回其中的深厚内涵时,会不会发现很多东西已经被慢慢遗忘,再找回来已经相当困难?

有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是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那一场争执。作为屈原的故土,有着2500多年“端午”文化悠远的传承,却让位于没有穿着“吃粽子”,“划龙舟”和“纪念屈原”等外衣的异国他乡带上了非遗的头冠。就仅凭韩国舞蹈、萨满祭祀和民间艺术展示等种种包装而享誉全球而言,已经足以刺激国人。作为屈原的故乡人,似乎我们都有脸上被扇了耳光般火辣生疼,难到我们的传承正在迷茫中痛失?

看看韩国对端午祭的重视,不仅全国休假长达5天,而且节日活动内容相当丰富,有广泛的祭祀活动、各种舞蹈、歌谣比赛以及游戏和体育运动,进而成为发展旅游、吸引游客的一大抓手。这得益于韩国政府对包括端午祭在内的传统民间文化有意识加以培育和保护的结果,旨在保留优秀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创造性地发挥。直面我国端午的尴尬,思考如何把端午节纳入法定节假日的同时,为传统的民间文化在传承中积极注入现代元素,并努力吸引年轻人参与,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真正要“计较”的焦点。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不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还是一种文化积淀和遗产,即使是到了今天,还有更多的现实意义。我们虽不必为了让端午节变得更像端午节,而强迫着大家放弃主动选择的、大多数人都喜欢的过节方式,但也不该任由传统节日的精髓一去不复返。既然要玩,各地旅游部门应该做足民俗文章,举办活动的时候就不妨玩一个“全套”,通过演员表演,游客互动等方式,让大家对佩香囊,门户悬艾,挂雄黄袋,穿五毒衣,饮雄黄酒,沐浴兰汤,祭粽等风俗有一些更多的了解,多一点民族风情。这样的活动不求立竿见影地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求传承与保存。只要我们尚未忘记传统,只要不断地有人对民俗文化产生兴趣,其影响力就会在波动发展中慢慢地扩大。虽然新时期的心境,情绪显然已经和古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也并不妨碍我们对屈原的纪念,不妨碍我们在共同的节日中寻找到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早在千年之前的唐代,中国人过端午节的隆重场面和民间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这是唐代诗人张建封描写端午佳节宜人天气和竞赛龙舟的诗句。我们从一些诗歌和文献里足以品味和鉴赏。单从端午节的起缘来看,仿佛都和纪念、追思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纪念春秋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可以说吃粽子、划龙舟,都和纪念诗人屈原有关,这是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延续、也是一种传承民族精神与归宿的载体。

文化传承本就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事物的发展也会有一个波动的曲线,所以我们一方面不必对传统民俗形式过于纠结唯一性,另一方面对于传统节日也的确应该“且过且珍惜”,尽可能地把其中原本就蕴含着的现代理念发掘出来,这是时代赋予存、传承、发展的命题。传统节日也完全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加以时尚的包装,再莫让端午节变成“吃粽子节”、“疯玩季”,让本身的意义迷茫。大家可在节日期间多从事相关的文体活动,主动进行接受文化传承的教育熏陶。让全民认识到传统节日对深化民族精神更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这才是真正传承的意义所在。(郭永良)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