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不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部

2016-06-17 10:41:5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东盟是一个以促进合作而非处理分歧为导向的政府间地区组织,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在讨论合作的议题,而不是将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如何弥合分歧上。

23-16061FZ323-50.png

2016年6月13-14日,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在玉溪举行。这次会议主要是为2015年9月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做准备。当然,随着东亚系列外长会即将举行,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今年的首次会议,特别外长会也将就各方面的政策立场进行对接,做好铺垫。

依照历届外长会议题来看,本届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应该保持较强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中国和协调员国新加坡的外长在会前也就会议事项进行了讨论。东盟是一个以促进合作而非处理分歧为导向的政府间地区组织,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在讨论合作的议题,而不是将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如何弥合分歧上。

国际舆论对这次特别外长会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有些媒体将注意力集中到最为敏感的南海问题,这未免会因小失大,甚至可能误导舆论。本次外长会是讨论有关中国与东盟合作为导向的广泛议题,南海问题只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讨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一个议题而已,而且双方都是从合作的立场出发,阐述已经取得的成绩,期待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高官会和联合工作组会议有更多更好的“早期收获”项目。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角度来看,尽管东盟成员国有各自的立场,一些国家甚至具有切身利益,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是南海问题的一方,只能采取中立的政策,特别是对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不持立场,在其部分成员国与中国的争端中不选边站队。

按照惯例,中国—东盟外长会通常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协调员国共同发布联合声明。而特别外长会更多是一次协调和沟通形式的磋商,在很多议题上取得的共识和成果本来就不宜过早地宣布,而是应逐步在即将举行的东盟+1(中国)外长会联合声明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主席宣言中得到反映,而且许多倡议性的政策主张仍需要各方逐步完善并落实。不过,本次特别外长会的准确定位,与一些媒体的高度期待形成了明显差距,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不惜去捕捉一些没有价值的“信息”,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

作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协调员国代表,新加坡外长维文·巴拉科瑞斯南没有出席最后的联合记者招待会就匆匆回国参加内阁会议了。东盟成员国通常重视本国利益大于东盟利益也由此可见一斑。新加坡外长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引起了媒体的不同解读,开始质疑外长会对促进中国—东盟关系的作用。新加坡外交部的新闻稿虽然做出了解释,但大部分内容阐述的是关于新加坡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外长会主要讨论南海问题的印象。这种喧宾夺主的效果是极具误导性的。需要指出的是,新加坡的观点并不代表东盟整体的观点,也不是中国认同的观点,更不是特别外长会达成的共识。

近年来,随着域外大国的介入和一些东盟国家的主动挑衅,南海地区形势出现了紧张态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一些成员国是直接当事国,所有成员国都参与了与中国评估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进程,东盟成员国之间也加强了政策协调,试图以一个声音表达集体立场,体现出东盟特色的多样性统一。就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前夕,东盟秘书长、越南前外长黎良明在英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演讲时就表示,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出来后,希望东盟将达成共同立场。同时,他也表示,由于不是东盟成员国都对南海问题感兴趣,这个过程可能会很困难。然而,东盟内部的这种协作态势被部分南海问题当事国所利用,为维护其一己私利,试图以东盟共同体的名义绑架其他东盟成员国,对付与自己有领土主权争端的非东盟成员国。这种违反东盟方式的行为当前主要表现在南海问题上,如果不能在东盟内得到有效遏制,不仅会影响中国对东盟的信任度,而且必然会引起其他东盟对话伙伴的担心和警惕。

总体来说,东盟和一些持中立立场的东盟国家对南海局势的担忧和关切并不是针对特定一方的。东盟国家清楚,美国增加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高调通过军事行动执行其单边“航行自由计划”才是推高地区紧张局势的最重要因素。部分东盟国家,特别是菲律宾多次首先违反自己对《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承诺,如最先在占领中国的中业岛上进行军事化建设,且使用珊瑚礁石填充飞机跑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菲律宾甚至不和东盟其他成员国与中国交换意见,就单边对中国主张的“断续线”向常设仲裁法庭提请仲裁,曾经让东盟其他国家极为不安,担心中国中断维持双方基本信任的磋商南海行为准则进程。

中国始终将南海问题放在它应有的定位上,与东盟成员国按照商定的“双轨思路”,将管理南海问题的主渠道框定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高官会和联合工作组会议上。在中国—东盟关系的层次上,双方更值得讨论的合作议题太多,南海问题只能居于较次要的位置上。即便如此,双方关注的重点也应是总结合作成果和期待未来方向,而不是突出分歧。中国可以利用自己参与各种多边会议的机会,建议对南海问题的有关表述避免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其他商定文件出现重复的内容,让中国与东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能够合作的议题上,努力共同“建立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周士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大国外交室主任,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