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补贴”,别因钱少而否定其价值

2016-08-25 15:39:4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制度的起步阶段,高龄补贴的意义不在钱多少,而在制度的突破和前行,而在一颗心里装着的老人情怀。

8月23日,民政部官网通报了全国省级层面建立老年人补贴制度的情况,其中,26个省(区、市)出台了高龄津贴补贴政策,天津市给予该市百岁老人的津贴为每月500元,标准最高。浙江高龄津贴标准最低每人每人30元,大多数的省份处于100元左右的位置。

高龄补贴制度是一种对老人的关爱。有的地方是对80岁以上老人的照顾,有的地方是对90岁以上老人的照顾。有的是叫高龄补贴,有的是叫老人营养费。目前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实行了。看到这篇报道,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他们认为像天津的百岁老人一月给500元才是最合适的,而有的地方只给30元,是不是太抠门了?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在这个物价走高的时代里,30元能干啥?100元能干啥?给老人这点钱不就是走形式了吗,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是的,这些钱真的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应该从这区区几十元里读懂一颗心。高龄补贴有心不在钱多,而是在我们的社会心里,我们的制度怀里,是不是有老人的位置?

当高龄老人领取这笔钱的时候,他们必然会是高兴的,他们会觉得国家没有忘记自己,社会没有忘记自己,人们没有忘记自己,正所谓是有心不在钱多少,老人在意的更会是人们的心里有老人这个位置。有的高龄老人,原本就有退休金,原本就有社会保障,他们未必在意这几个钱。有的老人虽然没有退休工资,但是儿女都是商人,家里生活也十分优越。即使没有社会保障的老人,恐怕也不会在意这点钱的。到了老年这个时期,人们的诉求越来越少,吃什么不重要,穿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认同感。

高龄补贴也罢,老人营养费也罢,这都能让老人感到社会的认同感。最为关键的是,高龄补贴这类事物,在以前的时候是没有的,这也是社会制度的一种前行,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其真正的价值不是给了多少钱,而是社会制度得到了前行的突破。

我们应该宽容高龄补贴的“意思意思”,不论钱多钱少,关键问题在于先搞起来。目前全国已经有不少地方推行了老龄补贴制度,还有一些地方没有搞起来,如果起步的时候,老龄补贴就很多,就会让一些地方有了畏惧心理,会害怕加重财政负担,而不想接招。这反倒对于推行老龄补贴制度变革不利。宽容“给的钱不多”,是为了让各地都能先把这样的事情搞起来,等形成了固有制度之后,这笔费用就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事业的前行,陆续实现“步步高升”。

就像我们原来推行的农村医疗保险一样,起初的时候也是钱不多,后来慢慢就增加了,目前已经基本可以保障参保群众就医需求。对于新的制度,不妨给他们慢慢来的时间。关键的问题是先搞起来,然后再说多少的问题。

制度的起步阶段,高龄补贴的意义不在钱多少,而在制度的突破和前行,而在一颗心里装着的老人情怀。(郭元鹏)


责编:栾雨石、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