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20耍大牌?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美国

2016-09-05 22:54:12来源:海外网
字号:

QQ图片20160905225307.png

【侠客岛按】

今天,G20杭州峰会顺利闭幕了。这来去几天间,把各国代表团、记者们忙得够呛。岛叔注意到,就这两天,不少西方媒体一直在炒作中美两国在机场的一场“斗嘴”。缘由其实很简单,就是美国记者想越过媒体线,被中方安保人员阻止,双方有点口角,美国记者就把“委屈”都见诸报道了,指责中国办会态度傲慢,甚至说在细节上故意冷落美国总统,让美国难堪。

在美国的岛妹今天还给岛叔发来了截图,说她的一个美国记者朋友气冲冲地给她告状说这事,说“中国就是一个暴发户,精神还停留在第三世界,缺乏现代外交文明”,还带点教育的口气,对我们岛妹说“你应该知道此事,对你了解你的国家有帮助”。

岛妹竟不知如何回复这位心态异常“优越”的同行。

翻阅美国的社交网络,《纽约时报》炒作起来的这个话题,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回复。但整体来说,绝大多数网友还是在揶揄奥巴马,认为奥巴马这几年没少得罪其他国家,在中国受冷遇也是活该。当然,这也是误会,奥巴马在中国活得好好的,没瘦一斤肉。

有趣的是,美国中情局国防情报部的Facebook早些时候转发了《纽约时报》的文章,酸溜溜地短评道:“这就是中国一贯的优越感”。4个小时后,他们删掉了这个帖子,致歉道:“不好意思,发错了,不代表官方态度。”


QQ图片20160905225449.png

QQ图片20160905225505.png


咦?难道美国中情局也有临时工?

当然,事实其实很清楚,中方为了领导人安全,安保方面恪守规则一点没错,就是美国记者太矫情。不过,美国的傲娇由来已久。

今天,岛上请到了人民日报原驻北美分社首席记者温宪老师给我们讲述在美国碰到的种种经历。温老师在美国驻站多年,多次参加美国白宫记者会和各种活动,对美国官员对待记者的傲慢的“官僚作风”深有感触。


QQ图片20160905225515.png


图片与文字无关,请勿过度联想

作为一名曾在美国工作过6年半的中国记者,我十分关注奥巴马总统任内最后一次中国之行。未曾想,在某些美国媒体的忽悠下,中美两国元首正式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中美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中美有意合作建立一支第三世界伙伴维和部队、中美达成35项共识和成果清单等大事竟被一个插曲率先夺走了地球人的眼球,不啻为在中美关系中投下一枚杀伤力十足的毒气弹!


QQ图片20160905225533.png


福克斯新闻的报道,还有现场视频。应该为这位恪守原则的中国官员叫好

缘起

根据一些美国媒体的报道,这个插曲发生在奥巴马抵达杭州当天。《华盛顿邮报》一篇以“奥巴马中国之行一开始便遭坎坷,反映出当前关系”为题的报道称,中方没有在奥巴马“通常出现”的“空军一号”舱门处安排舷梯;在停机坪处,白宫摄影记者在“通常的位置”准备拍摄奥巴马抵达镜头时,中方有人“叫喊着”让他们离开。一名白宫官员交涉说,“这是我们的总统和我们的飞机”,中方官员说,“这是我们的国家!”;这名官员试图阻止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及其副手罗兹走向飞机前部;中方官员还试图阻止12名美国记者进入习奥会现场。除此之外,《纽约时报》还报道中方不允许美国白宫记者加入随行官方车队等等。更有一些媒体断然做出中国“在混乱的欢迎仪式中”“有意冷落”奥巴马的结论。

QQ图片20160905225546.jpg

英国《卫报》说中国有意冷落奥巴马,真是莫须有的罪名

“有意冷落”?从整个筹办此次G20峰会的过程来看,心窝子都掏出来的东道主最怕的恐怕就是“冷落”谁了,更不必说还要“有意冷落”!

一位刚刚从纽约离任不久的中国同行也真是看不下去了。她说,“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是第一重要的,这次包括华邮、纽时在内的一干美国主流媒体,放着各国元首聚首议事的正事不好好报道,连续炒作这个接待的事,真是太有失专业媒体水准!”

这个有关接待的插曲一定还有当事方的另一种版本!

另一种说法是,中方当然为“空军一号”前舱门准备了舷梯车和红地毯,但美方助手抱怨舷梯车司机不会说英文,没法理解美方给出的安全指示,临时决定奥巴马由并不“通常”的机腹小金属舷梯门出机。尽管如此,中方还是从机腹小门外到奥巴马座驾处铺上了红毯。

赖斯和罗兹遇阻一事是因为他们作为贵宾没有从“空军一号”前舷梯下机,而是从通常为工作人员使用的后舷梯下机,却又未事先通知中方。

与双边访问的惯例不同,G20是一个多边国际会议,那些白宫记者团的记者们要遵守本次会议关于记者安检和记者用车的规矩,更不必说没有有效证件,是不能坚持进入各种近身采访场合的,否则便是违规。

“国际规则”,这是近年来美国在教训中国时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然而,一些美国媒体炒作这一插曲的做派让人感到了几许虚伪和霸道,夹杂着偏见与成见的痼疾。QQ图片20160905225557.png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偏见在业界是出名的

傲娇

美国是一个媒体业高度发达的国度,美国政府对本国及外国驻美媒体的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规范。想要“犯刺儿”的记者随时有被列入黑名单的可能。

我至今对一位五角大楼管理媒体的官员留有极深印象。记得一次在五角大楼采访中美高层军事交流活动时,那位个子不高、声音也不大的官员在列数诸多规矩后,缓缓地说出一句狠话,“违规者别怪我不客气,我会立即将他或她划出记者名单,以后别想再来五角大楼!”

即便是白宫记者团成员,美国总统也并非哪位记者想要靠近就能靠近,想要采访就能采访,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在华盛顿,即使有着合法证件的外国记者,要想进入白宫采访某一活动,要经过事先报名后等待回复。如得到肯定答复,届时需带上护照、驾照、记者证等一应身份证明。在经过严格的安检后,需由白宫官员陪同进入白宫,活动结束后再由白宫官员陪着确保记者离开白宫大门。对于那些稍有拖延的记者,免不了要遭白宫官员一通“喊叫”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全和有序,这都可以理解。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从诸多细节安排上,令人屡屡感到美方官员和一些美国媒体有利用地利逞霸之嫌,也不乏莫明其妙之处。

2012年,北约领导人第25次峰会在芝加哥举行。我的同事依照规矩妥妥地在华盛顿办好了记者证申请程序,不诚想人到芝加哥后却没来由地被拒绝发放记者证,也没有人告诉你这是为什么。

这些年来,我在华盛顿经历了多次中美高层交往外交活动,深知中美两国官员为了每场活动的两国媒体安排费尽心力,不外乎是一方面尽可能满足本国诸多媒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确保现场安全、有序。

记得有一次在白宫拍摄奥巴马总统会见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方代表团官员活动时,现场媒体活动管理者要求拍摄时间仅为30秒。在等待多时后,大门一开,一阵百米赛般的狂奔后,便是那机枪扫射般的30秒。客随主便,这也是应该遵守的规矩,接着听到的便是白宫官员轰人的“喊叫”。

QQ图片20160905225606.jpg

当年匹兹堡也是草木皆兵,全副武装保障G20

悲哀

对于哪个国家来说,办个G20峰会这样的事都是费心费力,美国也不例外。2009年9月,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匹兹堡举行。为了安全起见,整个匹兹堡被铁桶般严控起来。举办峰会的劳伦斯会议中心和各国领导人下榻的威斯汀饭店被三米高的铁栅栏紧紧围住,外加军警重兵把守,国民警卫队还出动了严阵以待的装甲车。美方为媒体安排做了极为严格的规定,违规者的记者证是保不住的。

奥巴马已在白宫呆了近八年,他的数次豪华国外行在国内遭到批评。这次抵达杭州之前,美国两架C17运输机先将总统专用直升机“海军陆战队一号”和代号为野兽的专用凯迪拉克防弹座驾“陆军一号”运抵杭州,排场极大,想必也给东道主的接待带来不少工作量。

即将离开白宫的奥巴马最关心的留下何种政治遗产,一个良好的美中关系应在其列。一些美国媒体的此次惯性炒作其实是帮了奥巴马的倒忙。为此,奥巴马倒是说了几句实话:“我不会夸大这件事的意义,因为我说过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也不只是在这里发生,这也在很多地方发生过” “我们带来很多飞机、直升机、汽车和人员,如果你是主办国,有时候你也会觉得多了点”“我们确实比其他国家的队伍更庞大。”

其实,带的队伍庞大些没多大关系,关键是有不少人还带来了度数挺深的有色眼镜。治好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这种核裂变似的恶意炒作便是明证。

就事论事地说,我的感受只有两个字:

悲哀!

文/温宪

(文源侠客岛 作者为人民日报原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