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为难民政策认错?你们想多了

2016-09-21 08:22:1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在选举接连失利的情况下,为挽救颓势,默克尔很难再坚持原先强硬维护难民政策的立场,只能先“示软”,以争取在接下来的选战中挽回局面。

51DCD7312A790F73998DCE581CB971DD.jpg

德国总理默克尔

近日,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下的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选举中遭遇重挫,得票率创下新低。与此同时,持反移民立场的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则大获丰收,首度进入柏林地方议会。选举结果出来后,默克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其难民政策进行了反思,此举被部分媒体认为是其承认难民政策存在错误。

然而,与其说默克尔是在“认错”,不如说其是在“示软”,其背后最大的考虑是明年的大选。距离明年德国大选仅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在今年三月份和九月份举行的六场地方选举中,默克尔带领的基民盟可谓是节节败退,其执政伙伴基社盟及社民党情况亦不容乐观。相反,德国选择党则是连战告捷。就目前情况来看,德国选择党在明年大选中首度进入德国联邦议会,成为最大反对党,已近乎板上钉钉。而这直接反映的是德国民众对默克尔政府处理难民危机时采用的“门户开放”政策的不满。因此,在选举接连失利的情况下,为挽救颓势,默克尔很难再坚持原先强硬维护难民政策的立场,只能先“示软”,以争取在接下来的选战中挽回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承认错误的并不是其“门户开放”政策本身,而是在与民众沟通策略中存在问题。许多德国媒体、欧洲媒体关注的也是这一点,如德国《时代周报》、《每日镜报》等媒体就以“默克尔的新措辞”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默克尔认为,基民盟在选举中糟糕表现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难民政策的方向、目的以及背后的信念并没有向民众解释”。“门户开放”政策本身并没有过错,正如默克尔所说,“如果民众认为我们应该简单直接的拒绝外来人,特别是伊斯兰教徒,那我们国家的宪法和法理,甚至基民盟的所有道德基础以及我的个人信仰都会受到动摇”,错误的是并没有提前让民众知悉这一政策本身意味着什么。德政府未在事前与德民众做充分沟通,难民涌入之后又没有能够对难民活动进行有效的管控,出现了如科隆骚扰事件等一系列严重影响民众生活的事件。而德国普通民众对此并没有预期,致使德国民意出现从支持政府难民政策到反对的逆转。此外,另一种心理也解释了德国民众对于难民的不满。在许多德国民众看来,让难民进入德国,分享生活、教育、就业等一系列资源,是在帮助难民,而许多难民却以影响普通民众生活作为“报答”,实在是“以怨报德”。而这些不满,最终都归咎到政府的“门户开放”政策头上,并通过选票表达出来。

此外,未能“未雨绸缪”,预见并提前处理难民危机的爆发也是默克尔反思的内容。早在去年秋天难民危机大规模爆发之前,意大利、希腊等欧盟边境国家就曾数次向欧盟及德国多次要求帮助接收日益增多的难民及移民,然而,其时正关注于希腊债务危机的布鲁塞尔与柏林无暇顾及,将维护欧盟边境的责任完全交给了两个深陷经济危机的国家,这才有了后续的难民危机。因此,默克尔才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希望时光倒流”的说法,希望“能够与政府及所有的决策者”为难民危机的冲击做好准备。

难民危机爆发以来,默克尔一直在寻求欧盟层面上的解决方式,而直到上周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法举行的欧盟非正式峰会上,“灵活的团结”的提出,似乎才使得难民危机的解决曙光初现。在默克尔此前的设想中,难民危机的解决由两大方面构成:一方面,通过欧土协议、欧非合作、与北约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将难民危机的解决方式“外部化”,以此减少难民数量,保护欧盟的外部边界;另一方面,在欧盟内部,她力推强制性难民配额摊派机制,要求所有成员国能够或多或少地接收难民,维护欧盟的“团结”,减少成员国的负担。前者目前初见成效,今年四月份欧土协议执行以来,从希腊进入欧盟的难民仅有去年同期的3.7%;但后者却遭到了其他成员国,尤其是以匈牙利为首的东欧国家的强烈抵制,至今未有成果。双方以“不维护欧盟团结”的名义相互指责,德国等欧盟核心国家指责匈牙利等国不承担责任,匈牙利等国则指责德国“门户开放”时并未与他们商议,何时注意“欧盟团结”了?摊派机制在这样的相互推诿中迟迟未有结果。

而在上周的欧盟非正式峰会中,匈牙利等国提出了“灵活的团结”原则对各国在难民危机中的责任分担进行了描述,希望能够更多的考虑成员国的“潜力和经验”,从而使得成员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为难民危机的解决做出贡献。默克尔也将这一描述视为“积极的”。若这一原则得以落地,双方将不再为强制性摊派扯皮,欧盟成员国之间合作解决难民危机的最大阻碍将不再存在,难民危机的进一步解决也将成为可能。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选举局势的持续吃紧,默克尔才做出“示软”的表态。

(胡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实习员,盘古智库特约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