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大搬迁”不是简单“一步棋”

2016-10-19 10:53:5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移民搬迁绝非是一搬了之。不可忽视如此集中而大规模的迁徙对搬迁的贫困群众造成的长远影响,包括思想和精神上的冲击。

根据“十三五”规划,自2016年至2020年,约1000万贫困人口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世代生活的贫瘠大山,远离恶劣的自然环境。

1000万贫困人口将通过易地搬迁方式脱贫,这几乎占整个脱贫人口的五分之一。可见,易地搬迁在推进整体脱贫攻坚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这也必将是旷世罕见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特别的是,这种迁徙背后是人们强烈的脱贫愿望,给了贫困人口更多迁徙脚步的力量。或许,只有深入大山深入,深入贫困户的生活,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贫困群众脱贫的渴望。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举措,又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因而,在这两种因素的驱动之下,易地扶贫搬迁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障碍。

易地扶贫搬迁是迫不得已的举措。天然的恶劣环境无法提供脱贫的土壤,无法让贫困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一些贫困地区地理条件极为恶劣,土地贫瘠,也缺乏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比如秦巴山区、大凉山地区、乌蒙山区等,山里一无所有,因为交通的闭塞,外面的资源也难以进来,形成了代际贫困;因为山区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灾害,不但吃穿不足、交通不便,连居住环境也难安全。如果继续居住在这样的环境,即使国家花极大的财力、人力、物力解决交通和基础设施落实的问题,但靠什么来生存和发展?没有资源就意味着只能搬迁。

然而移民搬迁绝非是一搬了之。不可忽视如此集中而大规模的迁徙对搬迁的贫困群众造成的长远影响,包括思想和精神上的冲击。虽然贫困山区的恶劣环境和贫穷给他们带来的是痛苦和心酸的记忆,但毕竟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累世生活在那里,也形成了一处特殊的山区文化或者说人与恶劣环境的特殊关系。如果一定要说条件的恶劣,那也比不上戈壁、沙漠和雪山,至少还有可怜的资源让人世代延续生命。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要把这些贫困山区彻底改造成适宜居住、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成本太大,可操作性较低。但也这并不是完全如此,一些历史悠久的贫困山区,仍遗存着丰富的文化印迹和可开发的旅游观光资源,只要稍加开发,也能成为脱贫的一种方法。

扶贫“大搬迁”不是简单“一步棋”。毕竟是涉及着1000万贫困人口,从搬迁的总体规划、分步计划、实施原则到搬迁目的地的选择、规划设计,到搬迁后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福利,再到贫困群众如何与迁入地的周边群众融洽和睦相处,从思想和生活习惯上都完全的融合到当地,避免“后遗症”,这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个细节都不可忽视,都关系着扶贫搬迁的成败,关系着搬迁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需要当作一整盘棋来下,兼顾到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调整,兼顾到配套制度及资源的及时、精准的到位和落实,兼顾到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以实现扶贫搬迁的高效、利落、同步推进、如期完成。(伍文胥)

责编:王书央、贾兆恒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